郑州领先心理咨询
预约电话: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英协路交叉口东南角盛润国际广场东座2002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的位置: 首页 > 公司介绍 > 公司荣誉 > 公司介绍 >
公司介绍

你与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会爱上谁,又会被谁吸引...…

更新于 2023-08-02   | 浏览次数 0



01

 

以心理发展来看,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三角习题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扮演了一段关系中的第三者,所谓婴儿的全能感就在于我的世界为中心,你们都要绕着我转以我为主,我饿了渴了倦了腻了,都有一个全能的照顾者(暂且称母亲)以心电感应来理解我,我不用开口不用说,母亲就知道我需要什么。

 

这种全能感是一个婴儿初始的自恋。

 

然而成长过程中这股自大的自恋感,会随着需求及期待不全然能被满足,而伴随着对自己的挫败感以及对分裂后的坏母亲的恨意,而对坏母亲的恨意又会产生对好母亲的愧疚,于是成长过程中我们开始处理心理上与母亲的分离,找寻替代的母亲形象。

 

因此与伴侣的关系,有很大成分来自于我们与母亲关系的影子。

 

而与异性家长(在这称父亲)的互动也会影响着我们日后与伴侣的关系,如果一个女儿从小能被父亲宠爱,那么这个女孩就能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而建构起能够相信世界及自己的能力;

 

反之若是从小在父权制度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的小孩,则会习惯性地扮演卑微、被贬低、被伤害的受害者角色,在伴侣关系中也会把与父亲关系的影子带进来。

 

因此有很多在关系中委屈自己的女孩,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很习惯扮演屈就满足他人的角色,背后是因为想要得到儿时欠缺的被接纳、被认可的爱,而在伴侣身上寻找失落的父爱。

 

无论是渴求或逃避与父母关系的影子,在伴侣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自己对父母的认同或反向认同。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未完成母婴分裂阶段的成人,会如期待理想化母亲对我们那般,满足我们说与未说的需求及期待,这时的自恋需要无法如成人般理解伴侣也是一个个体,是无法如理想母亲般事事以我们为中心来满足我们的。

 

因此若伴侣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则容易向外发展找寻另一个我们以为能满足我们部分未被满足的需求的对象,第三者因此而产生。

 

其背后有可能是因为尚未走向自我个体化,还在与理想化母亲纠葛的阶段;

 

亦或是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需求,带到成年期向伴侣索讨,期望伴侣能补足当年丧失的部分,而若伴侣无法如期达到,则会发展出其它关系;

 

甚至是儿时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不稳定,而导致于成长后在伴侣关系中深怕被抛弃或拒绝,而不断发展无法深入的新关系。

 

我个人很认同梅兰妮.克莱因(Melaie Klein)的客体关系理论,她说:

 

「没有一个孩子的心能免于恐惧和怀疑,那是因为我们曾经是那么的弱小,我们用柔弱完全需要母亲照顾的身体去感受世界,而世界对我们来说则是常常存在着伤害的,因为我们无法让世界屈从于我们的需要。

 

当我们的需要受到挫折时,我们也就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被伤害。」

 

这也就造就了每个孩子发展出抵御伤害的各种方式,在关系中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当我们去爱的时候,需要我们有能力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同时也相信爱的丧失不是致命的。

02

每个人的内心

都有一个等待被满足的婴儿

 

一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发展与婴儿时期与母亲的关系极为密切,到底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或需要「依附」在他人身上,是什么样的一个心理运作呢?

 

以克莱因的理论看来,「巨婴现象」是年龄随着时间增长,但内在的心理却没有跟上生理的发展而成长,还是停留在婴儿时期。如果我们以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来看,就能明白婴儿期的自恋是如何形成。

 

生命初期所有生存条件必须仰赖主要照顾者(母亲),婴儿只觉得饿了、累了、排尿排便不舒服了,而哭闹发出声响。而母亲会及时前来满足婴儿的需求,因此母婴几乎是如同婴儿还在妈妈肚子里一样,脐带相连,共生共存。

 

这是一个婴儿式的自恋期,并没有客体与主体的分辨,世界是绕着婴儿转,一切自我中心的。

 

对于一个成年人,如果一直处在婴儿般等待无条件被满足时,那会是痛苦的,因为他人有各自的难处及处境,无法随时满足这个巨婴。

 

而巨婴因为他人的不满足自身需求,而感到无价值感及羞耻,因此会更加自恋地指责、控制、发怒或自伤来攻击对方,造成自己与他人的痛苦。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婴儿未曾被好好对待,那么这可能会持续一生影响着这个人的生命状态。也许因为没有被满足过,所以退缩、害怕再度被伤害,而感到孤独且无助,形成讨好型人格。

 

这类人会以牺牲自我需求来满足他人,因为这样就不必正视自己内在那些从未被看见及满足的需求。也有可能因为没有被满足过,而内心充满愤怒,为了保护自己而触发敌意的防卫,不信任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而形成攻击性人格。

 

这类人会以竞争、输赢、努力达成目标来替自己过度弥补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然而底层的真实情绪,还是那个没有体验过被安全、爱护的小婴儿。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没被满足过,而内在呈现混乱茫然的状态,无从分辨自己要的是什么、想成为什么、能获得什么、需要去照顾自己什么,甚至真实被伤害时能否意识到自己是否有权力拒绝,而形成疏离型人格。

 

这些人格的形成对外虽是讨好、攻击及疏离,但其实对内是切割掉自己真实的感受。

 

然而,那些不被允许存在、被驱逐的感受,需要被我们认领回来。

 

03

每一个重复出现的痛苦背后

都带有一份早年的心灵伤痛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听过恒河猴的实验,这是一个研究依恋关系的品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生命发展及成长的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 Harlow)所做的实验。

实验内容为隔离一个出生没多久的恒河猴,把它和两个假的猴妈妈关一起,一个是布做的,另一个是铁丝做的。小猴子会去找布妈妈依偎,即使奶瓶(生存需求)放在铁丝妈妈那边,小猴子吸吮完奶就会再回到布妈妈身边寻求情感慰藉。

 

当受到惊吓时,小猴子也会跑到布妈妈身上寻求安全的依靠,并调节自身情绪的稳定。

 

哈洛更进一步的实验是把布妈妈暗装了机关,会对小猴喷出冰冷的水柱及发射锋利的铁钉(对孩子的伤害),然而令人感到悲伤的是,即使小猴子被布妈妈攻击受到惊吓,但是在心理层面上已建构与布妈妈的依恋关系,因此就算被攻击也会不放弃地一再投向布妈妈的怀抱,寻求想要的依偎及依靠。

 

以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知,孩子若是在早年受到父母的伤害,无论是以控制孩子行为为名的肢体暴力,或是剥夺伤害孩子原本该信任世界信任父母的情感创伤,亦或是在自身尚无能力学会调节自身情绪之外还得承接父母的情绪甚至是责任时,内心必定会经历强大的情感冲突与矛盾:我到底该恨这个伤害我的父母,还是爱这个伤害我的父母?

 

我听到的很多故事包含我自身,孩子一生渴求的,是一份来自父母的爱。那是一份能够支持自身,安稳地活的爱。

 

然而,很多的我们并没有拥有这一份能支持自己安全的保障,因此在自我疗愈这条长期的道途上,总是伤痕累累、焦虑恐慌及疲惫不堪,甚至切割掉自己对于情绪的感受,却在亲密关系及人际关系中,再度浮现熟悉的基调,再次与自己儿时的创伤相遇。

 

与父母的纠葛难解,是因为当我们回去与父母诉说当年的创伤感受时,父母会认为是对他们的控诉与指责,反过来也会有父母自己不被理解的委屈或无助,而由父母这反过来的情绪或抱怨,更是切断及否定了我们的痛苦,而更强化原本的痛苦体验。

 

因此在这样的思维中,就容易落入:

 

我说的有道理,就是你做错;或是你说的有道理,我就不应该痛苦。

 

然而事实是,我的痛苦是真实的存在,但那并不代表我无法接受不完美的你有你的难处。对方有痛苦,也并不表示自己的痛苦是要被消弥的。

 

只有当自己能意识到痛苦的存在,且把自己的痛苦认领回来时,疗愈才能发生,并且还给生命该有的心灵自由。

 

最后,邀请你对自己内心的小孩说:

 

亲爱的自己:「没关系的」。

 

当你犯错时,没关系,错误只是个能够改变调整的契机;

当你沮丧时,没关系,面对阴影是走向光的那条路;

当你焦虑时,没关系,焦虑是个发现拥有自由选择的珍贵品质;

当你失去所爱时,没关系,人生中学会接受失去,是一种获得;

当你感到孤独时,没关系,我会一直陪着你。




上一篇:当外遇回归家庭,我们还能幸福吗?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版权所有: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英协路交叉口东南角盛润国际广场东座2002室
电话: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网址:http://www.lxzx999.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847号

豫ICP备160182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