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情感咨询之婚姻失语症:比争吵更可怕的是
更新于 2021-11-29 | 浏览次数 0
一个网友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婚后,她的丈夫除了指责抱怨,再也没有其它语言了。
只要孩子出什么问题,就开始指责她,怎么带孩子了。只要事情没做好,就开始抱怨,怎么这么笨。
她辛辛苦苦管了孩子,却得不到半句安慰的话。
孩子半岁时,她就去上班,晚上她还得带孩子,但他从不帮忙,心力憔悴的她,再也提不起沟通的兴趣。
她苦苦坚持了10年,前五年为了孩子,一直忍着。
后五年两人没有说过一句话,最后,她实在受不了无话可说的煎熬,果断离婚了。
两人同处一个屋檐下,但好像彼此视而不见;
生活起居只剩下简单粗暴的指责;
即便晚上睡觉,也是互不干涉,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入睡……
许多夫妻交流很少,甚至无话可说,各自为营,孤军作战,悲情演绎着两个人的围城,一个人的悲伤。
这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隆所说的“失语式婚姻”。
缺乏沟通是婚姻里最大的危机。许多人的婚姻,最后都死在无话可说上。
01
那些不说话的婚姻,都形同虚设
英国有一项调查发现:
25%的夫妻每天交流时间不足10分钟;
40%的人会因为工作太忙,会完全忽略自己的伴侣;
25%的人不记得上一次,两个人一起不慌不忙地聊天是什么时候;
67%的人觉得比起和伴侣一起吃饭聊天,他们更倾向于独自上网社交。
这就是“夫妻失语症”,不会吵架,不会离婚,但也不会说话了。
甚至有的时候,觉得枕边人还不如一个网友,网友会隔着网线,听你讲你的喜怒哀乐。
而枕边人,连基本的关心都懒得过问。
两个人捧着手机躺在床上,背对背着,仿佛隔了千山万水。
明明以前无话不说,恨不得每分每秒都跟对方分享,但从什么时候开始,婚姻成了一座沉默的坟墓?
想要离婚,怕别人觉得自己矫情;
不想离婚,但两人沉默的对视时,感受到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
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没有动力和勇气跳出去,却会死于这安逸的假象。
“我拉着你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感觉是没了,但要分开却很难。” 冯小刚的电影《一声叹息》中的台词,道出了无数夫妻的现状。
02
吵架不是婚姻的杀手,沉默才是
前阵子,一位好友突然问我:“你和你老公一天能说几句话?”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她便接着说了下去:结婚7年,孩子5岁,因为这场疫情,她突然看透了婚姻。
好友和老公都是上班族,平时两人各忙各的,虽然交流不多,却也没放在心上。
但最近因为疫情,两人相处的时间一下子变长,抬头不见低头见,她这才发现,夫妻间的对话,少得多么可怜。
早上起床后,一个躲在书房,一个在客厅忙,把同居的日子,生生活成了异地恋。
问他中午想吃什么菜,他说“随便”;
问他要不要给孩子报网课,他说“你看着办”;
问他在手机上看什么东西,他说“你不懂”;
有次好友实在受不了了,敲着桌子让他好好说话。
他一脸茫然地看着她:“我怎么了?”
就这样,连愤怒都被他无所谓的态度给生生憋了回去,好友这才意识到:原来夫妻间最可怕的不是吵架,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对我无话可说。
心死从来都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是在无数个无话可说的日日夜夜中被磨灭,在每一次爱答不理中的敷衍中被伤害。
03
没有治不好的失语症只有不想治的心
时常听人抱怨:“不是不陪伴,也不是不交流,但工作这么忙,压力这么大,哪里还有兴致去谈天说地?”
乍一听好像情有可原,也许工作常常让人身不由己,但每天好好聊聊天,并不需要很长时间。
张姐平时工作挺忙,但每天午休的时候,老公总会雷打不动地和她视频。
今天夸她盒饭做得好吃,明天问她要不要周末一起看电影。
哪怕说的都是些芝麻大的小事,也能让张姐边吃饭边笑出声。
“不爱你的人,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觉得多余;而爱你的人,哪怕你说的废话,他都觉得有趣。”
没有治不好的失语症,只有不想治的心。
所以,与其说夫妻之间的沟通,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不如说这是一种恩爱的本能。
不管发生什么,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对方,感情就在这些踏实的相伴中,逐渐升温。
于是你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有一个人在等你回家,想着和你一起说说话。
04
婚姻失语症是家庭冷暴力的一种
它要怎么防止呢?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些办法:
1、主动关心或问爱人的工作和生活,并谈起自己最近的生活,找一个共同话题。
2、周末可以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比如野营、采摘、农家院什么的,随便聊一些轻松的事情。
3、如果有孩子,可以相约带孩子一起去看电影、亲子游活动、逛公园等,多聊一些亲子话题。
4、如果对方还是爱搭不理的,千万不要吵闹,直接坐下来和他谈一谈。
沟通是幸福的桥梁,你进一步他退一步,夫妻之间才能和谐共处。
婚姻失语症是一种病,
如果你能放下手机,认真品尝对方做的饭菜;
如果你能放下工作,花时间倾听爱人的故事;
如果你能敞开心扉,分享自己一天的经历;
如果你能给爱人一个拥抱……
你会发现,平淡生活里,处处都会有惊喜。
尼采曾说,结婚前先问自己,即使老了也能和他沟通吗?婚姻生活里除了沟通,其他都是一时的事。
由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整理,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