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领先心理咨询
预约电话: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英协路交叉口东南角盛润国际广场东座2002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的位置: 首页 > 婚姻家庭 > 情感修复 >
情感修复

婚姻里,讨好是一种强大的"技能"......

更新于 2018-04-17   | 浏览次数 0

 

一个讨好型人格,会“讨好”到哪种程度?一个朋友跟我说:

 

我创业的时候,曾经讨好过我的员工。当时餐厅特别缺人,我对他们各种关怀照顾。大家都觉得我是个好老板,我也这么认为。

 

直到有一天,朋友来看我说:感觉他们是老板,你是员工。

 

她很刀子嘴,随后毫不留情地补了一句:你讨好的样子,真丑!

 

我突然就哭了,才发现自己的讨好行为多么严重。

 

当晚,我对一个挑三拣四的洗菜阿姨说:能干就干,不能干拉倒!随后,我惴惴不安地等着她辞职。

 

他们没走,反而老实了很多。

 

之前,天才女作家蒋方舟参加奇葩大会,自曝是讨好型人格。

 

她说自己没有一个可以争吵的人,总是尽量避免跟人起冲突,害怕让别人不高兴。有时候,别人明明已经让自己很不舒服了,但她还是不会表达出来。

 

这一段,引起很多人共鸣,网友们纷纷表示:

 

我也曾被讨好型人格害惨过!而且仍在深受其害!

我发现,因为我的讨好,老公越来越不喜欢我了!

 

每次一个心理学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总是会被广泛流传。

 

比如“原生家庭”,比如“抑郁症”,比如“父母皆祸害”,比如“恋父/母情结”,比如“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俗称“老好人”,在很久以前,我们喜欢他们:他们不爱要求,不自私,总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总是说的很少,做的很多。总是让我们觉得很舒服,被照顾。

 

现在,自从知道“讨好型人格”是个“病态”名词后,知道他们其实并非心甘情愿付出,感觉他们怨气重重,便对这类人如临大敌。唯恐避之而不及。

 

很多人通过测试、自查,发现:天哪!我居然是讨好型人格!完了完了,我的一辈子都会被“讨好型人格”这五个字毁掉了。

 

此时此刻,讨好型人格只想对你说五个字:
 

讨好是一种交换

 

有人说:讨好是一种病!讨好型人格,难道就这么恐怖吗?

 

今天,我来为“讨好型”人格正名:这不是一种病,这,是一种技能!(敲黑板)

 

先说一说“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我们持续做一种行为,一方面是因为“得到过奖励”,另一方面是害怕“被惩罚”。

 

孩子最重要的需求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当他发现某种行为(讨好父母)可以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后,就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

 

小米爸爸脾气暴躁,动辄打骂家人,为了防止遭遇皮肉之苦,小A在家时都非常听话,讨好爸爸,从不惹爸爸生气。

 

林林爸爸出轨不养家,妈妈整天以泪洗面、要死要活,从小害怕妈妈真的自杀而抛弃自己的小B就承担起讨好妈妈,哄妈妈开心的重担。

 

小C在家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爸妈曾多次商量想把小C送人,强烈的不安全感导致小C不断讨好和满足父母、姐姐、弟弟,成了家里最懂事最能干的孩子。爸爸说:这么能干,别送人了。长大后,小C一直是讨好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天生就有察言观色的能力,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学会“趋利避害”。很多大人喜欢“乖孩子”,听话、懂事,老师喜欢听话的学生,老板也喜欢听话的员工,我们也喜欢听说、和善的朋友。

 

听话(讨好),就能得到父母、老师、老板、朋友的喜欢和赞扬,就能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不听话(拒绝),就可能会被惩罚、被抛弃。

 

如果你是一个3岁的孩子,你会怎么选?如果你5岁呢?10岁呢?15岁呢?20岁呢?

 

等你到了25岁,就算不用依赖别人了,你却已经习惯了讨好。

 

你已经不敢不会拒绝了,你只会讨好,不管对方是谁。

 

说白了,讨好,是童年时期,为了躲避某种伤害或者达到某种目的、好处、奖励而做出的行为和习惯,这是讨好,亦是一种交换。

 

我用我的讨好,换来被关注,换来不被抛弃。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讨好型人,也是一个精明的“小商人”。

 

讨好是一种强大的技能
 

 

越早学会讨好的人,越聪明,越早学会讨好的人,越是掌握了强大的生存技能。

 

什么技能呢?

 

  1. 获取关注和价值感的技能

 

我们现在所有的技能、行为、习惯,都是怎么来的?

 

两个成语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趋利避害、适者生存,我们身上所呈现的所有特征,都是因为被我们需要,而且至少当初,我们曾从这个行为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和奖励。

 

比如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十几年之前“别人家的孩子”,听说、懂事、体贴,他们会察言观色,懂得父母的需求,

 

一个男生,如果讨好适度,那就是我们人人都爱的“暖男”。

 

讨好,是一种付出,付出,是一种能力,能力,是我们价值感的体现。在一个家庭中,能付出,能做事,为小时候的我们提供了最大的关注和价值感来源。

 

在关系中,讨好的一方,也往往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

 

2、迅速拉近关系的技能

 

有两个人,一个根本不在意你的感受,当你发出请求时,可能会拒绝你;另一个人,则会更容易赞同你的观点,支持你的做法。

 

选一下,你更希望跟谁在一起?

 

答案一目了然,在刚开始,讨好能让我们更容易地彼此的距离。

 

很多人说,讨好是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体现。确实如此。然而,被讨好者也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有太多人自我价值感太低,他们需要“被讨好”,所以讨好者们才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3、对别人进行“软控制”的武器

 

讨好是付出,却高于付出,因为讨好往往会带着牺牲的味道。

 

为你付出多了,牺牲多了,你会不会愧疚?

你愧疚了,是不是会满足我?

那我的目的,是不是就很容易达到了?

 

“讨好是一种交换”,我对你的“讨好”,是希望你满足我的其他行为,比如夸奖我,肯定我、回报我……通过讨好付出,对你进行软控制,如果你不满足我,那你就是欠我的。

 

瞬间觉得讨好者其实很牛很聪明,有没有?

 

4、抱得美人归的武器

 

问问大多数女性朋友就知道:

 

我嫁给他,什么都不图,就图他对我好!

他对我很好,我感动了,所以就跟他结婚了!

他对我很好,我觉得婚姻特别幸福!

 

很多我们看起来非常优秀的白富美,嫁给了门不当户不对一穷二白的傻小子,原因经常是四个字——他对我好。

 

男性在追求女性时,可以将讨好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很容易无往不胜。

 

 
讨好是一种杀伤性武器
 

 

然而,技能虽好,用的多了,也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对关系有巨大助益的武器,也有巨大的杀伤力。

 

1、我只想要一个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车梨,还说我真不知足

 

有时候讨好者会把自己的需求过度投射给对方,而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比如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并非是孩子的需要,而是父母的需要,比如很多恋人之间的付出,会演变成“付出很多,但不是对方想要的”,结果双方都不满意。

 

2、你的讨好,让我变成了“废物”,还怪我不体谅你

 

很多讨好性人格正是因为无法接纳自己的“依赖和索取”,所以才“独立和付出”,在讨好和付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我能我很厉害”的感受。

 

但与此同时,会把“依赖和索取”投射给对方,指责对方没用,不体谅自己等待。

 

3、欠的太多,我还不了,那么再见吧!

 

有时候,你讨好别人,别人不一定买账。有些人的内心活动是这么想的:

 

你讨好我?可是我觉得我不配。

你讨好我?可是我也是一个讨好者,我不喜欢被讨好。

你讨好我?我感觉我欠你太多了,我好内疚,我感觉自己好无能。

 

剧烈的内疚感是亲密关系的一大杀手,讨好多了,被讨好者会感觉无力承担,然后就是:算了,再见吧,我宁愿孤独,也不愿意内疚。

 

讨好,无疑是破坏情感关系中了最重要的一点:付出与收取的平衡。

 

讨好型人格,一不小心就伤到了自己
 

 

我是讨好型人格,我想改变,不仅仅是因为破坏关系,更多的是,可能伤害我自己。

 

1、累

 

累,是讨好型人格最大的感受。因为太在乎别人的感受、看法,而经常忽略自己的。

 

如果能用讨好别人的时间和力气,用来讨好自己,你的生活,会比现在精彩100倍,你的能力,会比现在提升1000倍。

 

2、失望、委屈

 

委屈,受害者情结,是讨好者最大的情绪。

 

讨好,是一种有目的的付出,然而,这就意味着,你做一件事能不能达到目标,往往掌握在对方的手里,并不是自己。

 

所以,讨好的行为能否达到满意的结果?这是不可控的。

 

达到时,我们高兴,我们庆祝,我们得到鼓励,我们继续讨好。

达不到时,我们沮丧,我们失望,我们愤恨,我们怨怒,我们指责。

 

因为,我们有期待,我们期待对方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当我们讨好时,对方能给我们奖励、鼓励,更多的关注和肯定。

 

但,他们不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不明白,我们为他们做的事,有这么多期待,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所接受的这一切,都有一定的“交换条件”。更糟糕的是,他们往往不知道交换条件是什么。

 

而我们委屈积攒太多时,会转变为对对方的被动攻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带着一身怨气。

 

3、无法获得真正的爱和尊重

 

讨好者会以一种卑微的态度进行付出,把别人看成“大人”,把自己仍然当成当年任人宰割的小羊羔,企图通过付出获得对方的关注和尊重。

 

然而,如果你真的要蹲下甚至跪下为别人服务,别人无论如何也扶不起来你,只能俯视你。

 

位置都不平等,何来尊重?就像我们虽然通过讨好“抱得美人归”,但美人嫁给我们,往往是因为感动,而不是爱。

 

“弱肉强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准则,从心底讲,我们会更喜欢崇拜强者,贬低弱者。把自己放在弱者、低下的位置,永远不会通过讨好获得真正的爱和尊重。

 

爱和尊重,首先要彼此独立、相互平等,其次由自信、能力去吸引。

讨好型人格:你好,再见!

 
 

有人曾说:如果可以用别的方式,我永远不会用讨好。

 

你真的可以用别的方式,来替代讨好。

 

其实很多人想改变自己的“讨好”,无非是觉得讨好不好。而且,自己讨好是不得已而为之,没办法。

 

当明白原来“讨好”是一种自愿选择的技能时,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时,就能放下。

 

然而,很多人还会继续追问“如何改变呢?老师,求具体步骤!”

 

好,今天就要像教小学生一样,一步一步教你们如何脱离“讨好”。

 

首先,在主动讨好之前,想一想:

 

  • 我这次讨好的目的是什么?

  • 我做的事情,真的是对方想要的吗?

  • 我希望做些什么来达到这个目的?

  • 这样付出(交换)值得吗?

  • 对方会满足我的期待吗?

  • 如果对方没有满足我的期待,怎么办?

 

如果我们希望达到目的,我们可以跟对方沟通:

 

  • 我想要为你做A,你希望我这样做吗?

  • 如果我为你做了A,你可以为我做B吗?

  • 我很希望你为我做B,你可以直接为我做吗?

  • 我做什么,你才能为我做B呢?

 

在被动讨好(因恐惧)之前,问问自己:

 

  • 如果我不讨好,会有怎样的可怕后果?

  • 最害怕的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 真的会出现这些结果吗?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 这些后果,我能承受吗?

 

如果你拿不定主意,就去问问身边的人,甚至可以直接问问对方:

 

其实,我并不想完全按照你说的去做,但是我担心不去做,会有XX的后果。如果,我拒绝你,不讨好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真的会不喜欢我吗?会抛弃我吗?会惩罚我吗?

 

我们会发现,很多可怕结果往往是我们假想的,事情的真实后果比我们想象的好很多。因为,我们真的不需要为任何人的情绪负责。

 

如果讨好了,之后问问自己:

 

  • 这次我的讨好,达到目的了吗?

  • (没)达到目的,我的感受是什么?

  • 下一次,我可以调整的方向是?

 

这次的讨好就可以给我们以一些经验教训,帮助我们慢慢调整。

 

如果你身边有亲人朋友愿意帮你,那最好不过了。你们可以一起做“拒绝”的刻意练习。

 

比如,每天让对方问你:你可以帮我做XXX吗?你说:不行。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说不”练习,每天多尝试做几遍。慢慢地你会发现,你越来越有了拒绝的勇气和力量。

 

想要关系有良性的发展,除了讨好别人,我们需要更多地讨好自己。

 

希望你,把讨好别人的精力,收回80%,给自己。


上一篇:改变姿态,爱才能流进来......   下一篇:如何拯救你,我的爱人......
分享到:
版权所有: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英协路交叉口东南角盛润国际广场东座2002室
电话: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网址:http://www.lxzx999.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847号

豫ICP备160182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