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爱情从链接父母开始
更新于 2014-03-05 | 浏览次数 0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渴望爱情,却始终不敢走进,总是在爱情的门口徘徊。渴望,害怕,表白,失败,悲伤…,一次次的,周而复始。是什么使爱情成了一个魔咒?该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获得美好的爱情呢?
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方式都会在孩子未来与外界的互动中呈现
12岁的芳芳今天心情非常沮丧,数学考试考了28分,同学小明当着所有人的面取笑她,回家的路上她很伤心,一边哭着一边往回跑,想告诉妈妈今天她的难过。
妈妈听都没听完就不耐烦的说了句:“这么点小事,哭什么哭,真是丢人现眼”,她感觉妈妈一直挺爱她,在最需要的时候,她感受到妈妈很虚伪很恶心,她开始对母亲感到厌烦。
爸爸像往常一样,只是冷冷在一旁,一言不发,芳芳强忍着悲伤的回到房间,她猜想今天爸妈肯定又吵架了,最好离爸爸远点,免得要挨打。
她心里的悲伤没有人明白,也不愿意再和谁表达了。
虽然是很小的事情,可是在青春期的女孩心里却留下了永远的烙印。母亲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这么点小事”,带来的伤害是她特别讨厌喜欢她的人,她认为对方很恶心很厌烦很虚伪,因为曾经那个非常喜欢她的母亲是这样对待她的;她对待那些追求者态度非常厌烦,成了对妈妈行为反应的复制。
父亲是她从小接触的第一个也是最多的异性,父亲的威严让她害怕和异性交流,父亲对她的态度,让她认为只要我开口就一定会被拒绝;
事情已经过去了,当年的悲伤却一直都在她的心里,如今的她已经33岁谈恋爱总是失败,常常有莫名的悲伤让交往男友不厌其烦;潜意识里的父亲的拒绝沟通,让她总害怕与男友交流,有时表达了也被拒绝,因为从一开始她就已经设定了答案,她无意识的往那靠!就算有一次真的沟通是顺畅的,她也认为那只是特例,久而久之她的男友们都受不了她离开她。
对待追求者,就像当年母亲带给她的感觉一样:恶心厌烦虚伪;她陷入恶性偱环,喜欢她的追求者她不喜欢,而她喜欢上的男友常常因无法沟通而分手!……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是建立自我价值和异性认知的时期,父母与她互动的方式都会在她未来与外界的互动中呈现,曾经心里受过的伤害会伴随她的一生,除非她开始觉察疗愈这些,否则一生都会在这个恶性偱环里面转。
负面情绪的背后,是对父母爱的深深的渴求。试着与改进和他们的关系,才会对两性关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对于芳芳最好的方式是疗愈她内在的悲伤,那些悲伤有些可能是过去经历留下的伤痛,有些可能是能量没有保护屏障,被周围人影响。
情绪一般都有好几层,一层裹着一层,通常的悲伤背后是愤怒,芳芳的悲伤背后可能有对母亲回答的愤怒,对父亲冷漠的愤怒,这些愤怒里也可能有渴望父母亲关心爱她,而这些爱的期待却未被满足,它就变成一股愤怒的能量储存在悲伤后面。
这些愤怒的背后都是爱,对父母亲关爱的渴望,这是每个孩子心里最深层的渴望,无论他多大,无论他是什么性格,都会对父母亲有爱的渴望,哪怕是那些与父母断绝关系,那不也是得不到爱而产生的恨呀。
压抑情绪会伤害身体,发泄情绪会助长情绪,只有接纳它、疗愈它、接纳它。
对追求者的态度如果她愿意去尊重和感谢,她才会吸引喜欢的异性对她尊重感谢。
她与男友的沟通方式是可以透过学习和调整,最重要的是如果她能勇敢的和父亲作一次深层沟通,表达出对父亲所有的害怕情绪,也表达对爸爸的尊敬和爱。
只有和父亲的关系改进了,才能和男友进入真正的亲密,否则就算她学的再多沟通,也只是一种技巧,只要她心里没有接受父亲,她们的关系是不会实质的改变!
生活中的蜕变来自心灵的蜕变,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头,与他们关系的亲密,必将带来两性关系的亲密。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所有最终的成长如果不走入身心灵,那还没有找到最终的道路。即,身心灵是最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