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期孩子 我们了解的足够吗?
更新于 2021-09-29 | 浏览次数 0
关于青春期孩子 我们了解的足够吗?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的访谈类、谈话类、互动类、体验类、干预类节目可以说是一波接一波,大众 越来越多的关注,了解青少年群体,也在尝试用多元的方式呈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可以看到关于这些内容的点击量和浏览量也是非常的大,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在节目之外的现实生活中同样的困难和阻碍正在影响着众多的家庭。
记得看过一档关于青少年家庭的谈话类节目,有次来了一个14岁男孩,一起的还有他的爸爸妈妈。孩子的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将他们视为提款机,毫无尊重与情感,而孩子认为父母不可理喻,用他的话形容 “我和他们没有什么好说”“他们就像是神经病”,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表达中都带着指责和不满,仿佛之间树立着一道屏障,除了父母给孩子提供物质,孩子向父母索取物质,在这份亲子关系中,似乎已经没有其它的内容。
这个14岁的男孩看上去帅气 且富有个性,左耳上带着一只黑色耳环,右侧鬓角处头发修剪出两道明晰的线条,侧歪着头和主持人交谈着 。互动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北京打工,起初孩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父母身边念书,成绩优秀,也很听话。从六年级下学期起,他开始断断续续地逃学,后来,孩子主动转回老家读初中,可初一、初二两年,孩子上学依然不顺利,常常不写作业,初二下学期爸爸决定给孩子转学换个新环境,希望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让眼前的局面和孩子的情况好起来,在爸爸的调整下孩子开始了独自一个人的求学生活。随着环境 事件 的不断变换,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成绩良好,行为良好,到后来的封闭心门,情感隔离,依靠于物质维系关系。本该温馨的家庭,变得冰冷利益,不禁让人觉得神伤。
近年来厌学,叛逆,网瘾,早恋,暴力,霸凌,抽烟,辍学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这些问题的出现难道真的都是孩子单方面的原因吗?是孩子越来越自私自利了吗?是孩子内心真的已经没有情感了吗?答案是,青春期的孩子比我们想想的更需要成年人的陪伴和情感支持。
1、每一种问题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没有被正视和满足的需求
其实仔细想一想,孩子的变化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如果我们去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问题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终呈现了出来,往往这个过程是容易被忽略而沉积下来的。
就像上面节目中这个男孩,在小学6年级时,面对增加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内心其实感到是紧张的,有压力的,希望偶尔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放松一下,这个时候身边的家长没有给到适时的理解,反而经常是在一边唠叨。家长的唠叨其实也透漏出对孩子的不信任,于是通过对孩子的鞭策和要求,把让自己安心的责任转嫁在孩子的身上,通过孩子行为的改变来满足家长安心的需要。
这个时候孩子没有得到表达的情绪和需要就会形成负面情绪压抑下来,这些压抑的情绪长期积累最终成为推动孩子远离父母的无形力量。
2、症状表达着内心的渴望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 叫 【继发性获益】,就是说孩子有情绪,渴望得到关注,但没法排解,就会通过【症状】来引发大人的注意,获得自我满足。而孩子能操控的继发性获益,往往都是自我伤害。如:让成绩下降,行为出现问题,关系出现问题,颓废沮丧,意志消沉,态度冷漠,脱离群体,暴躁,生病,自残,自伤等。
这些情况的发生,往往是孩子内心渴望家人看到,引起对自己的重视和良好的回应。
3、亲子关系更加需要情感的回应和正向的表达
佛洛伊德说,越是被禁忌的东西就是越可能被需要的。意思是说越是被我们压制的部分,反而更会在内心形成强烈的欲望和冲动。在心理学中形容这种情况叫做【反向形成】。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父母越是唠叨孩子,要求孩子,评判孩子,孩子不仅仅没有任何的改变,可能还会反复的出现这些问题,有些时候干脆就成为了家长最担心的样子,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反向形成的结果。回忆一下,我们在数落孩子的时候,是不是都是紧盯不足和问题,用语言和行为反复的敲打提醒,孩子的“错误”不被允许,被压制,这些不被允许的“问题”,“错误”,慢慢的在压制在内心,不断强化加深,形成了潜意识,内化在了孩子的心里,最终通过行为表现了出来。
看过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父母对孩子说什么话,决定孩子做什么事情,走什么样的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父母的语言和行为以为着这个世界对自己的 态度,当父母充满爱与关切的回应孩子,充满信任与欣赏的认可孩子,包含接纳与包容的允许孩子,那么亲子间的情感通道就是畅通的,滋养的。
愿每个家庭都能温馨和睦,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愿我们都能有表达关爱,传达情感的能力。
部分观点参考与网络,如有雷同或侵权,请指正。作者: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