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爱的孩子,如何逃离童年创伤?
更新于 2022-07-19 | 浏览次数 0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过的一句话。
在生活中,总有些孩子一边对父母表达着怨恨,一边却又期盼着他们的关注:
“为什么他们总不肯夸夸我?”
“难道我在他们心里就不重要吗?”
“我在这个家里是可有可无的吗?”
对他们来说,似乎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始终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可。
长此以往,这种不被爱的阴影,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到了他们的大半生,直至把自己也毁得七零八碎。
而这,同样也是我的故事。
受到父母的影响,日复一日沉溺在过去的痛苦和焦虑中,甚至一度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
幸好,我没有自我放弃,我开始寻求各种方法,去自救、做心理咨询,主动改变自己。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从未了解过自己,也没了解过我的父母,更从未敞开接受过真实的他们。
而最后当我学会和解,我也终于拥有了爱与被爱的力量。
回看这段经历,我想鼓起勇气,把我的故事写下来,希望给予那些同样在经历人生困境和创伤的人,一些力量和温暖。
01.
得不到认可
我真的配活在这个世上吗?
我的父母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式父母,他们从来不会把赞扬挂在嘴上。
记得从我小时候起,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
"不能表扬你,一表扬你就骄傲,一骄傲你就翘尾巴。"
哪怕是书法拿了奖,还是英语赢了证书,她永远都只有一句:
"很好,下次继续努力。"
时间久了,难以从妈妈身上获得认可的我,渐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我真的优秀么?我真的值得活在世界上么?
加上在小时候,父母的关系并不好。他们经常大吵特吵,甚至有几次,爸爸当着我的面就对妈妈施加暴力,也包括对我。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问她:
"为什么你不和爸爸离婚?"
但妈妈的回答让我很不满,她说:
"我不能让你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内心都对她充满了怨恨,怨恨她不认可我,怨恨她不离婚。
而这些由成长经历带来的阴影,随着我一天天长大,也影响了我的人际交往。
考上大学后,天性敏感的我,在人际交往中像是一头横冲直撞的小兽,总是只顾着自己的情绪;面对同学的责难,也只会用逃避来解决问题。
很快,我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挤。
当我试图向妈妈寻求安慰,得到的回答永远只有一句:
一切都会过去的。
我不懂,为什么在她眼里,似乎我的感受总是不值一提。
一天又一天过去,积攒的情绪无处排解,就像站在情绪的海边,日复一日承受着潮水涌来,不断把我冲倒、淹没,直至窒息。
最严重的时候,我甚至做出了自残行为。
看着手腕上的鲜血流出来的一刻,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必须要自救。
于是,我开始服用抗焦虑的药物,用学到的知识做放松训练。
由于大学专业是心理学,所以我也尝试过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去探寻问题的根源。
但越分析,我却越痛苦。
童年的家庭阴影、父母的不关注、同学的排挤......太多太多的痛苦如同发丝般裹成一个泥潭,深陷其中的我根本没精力,也没有任何办法去解决。
我越拼命想挣扎,就越无力反抗。
决定去心理咨询的契机,是一次情绪的大爆发。
当时,父母都在外地开饭店做生意,我特意去了他们那准备过年。
但就在年前的某一天,父亲因为晚上关门前又要多送一单而不满,开始啰里啰嗦,我听得心烦,便忍不住和他吵了几句。
当时父亲喝了点酒,当着外人的面,他想要拿出做父亲的威严,于是对我动了手。
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情绪涌上来吞噬了我。
我把身边能够到的东西全部扔向他,像疯子一样大吼大叫,完全丧失理智,控制不住情绪。
母亲拼命让我吃下镇定的药物,也全都被我吐了出来。
当天晚上,我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直接坐最晚的飞机回了家。
这次以后,父亲才知道我的情绪已经糟糕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他也真诚地和我道歉,再和我说话的时候,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情绪已经到了自己也无法控制的程度。
02.
原来
我只是害怕失去妈妈
2020年春天,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停掉了药物,并在朋友的介绍下,走进了咨询师许老师的工作室。
作为常年饱受焦虑症困扰的人,我一度觉得,我的人生可能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但是,和许老师的相遇,却让我这个即将溺死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记得咨询刚开始的时候,当我把内心的痛苦和焦虑全说出来,内心是忐忑不安的:
许老师真的能理解我的焦虑吗,她真的能帮到我吗?
但许老师好像察觉到了我内心的矛盾,没有第一时间安慰我,而是说:
“我觉得,你在人际关系中似乎一直在“找妈”。”
“找妈?”我很意外。
“我能感觉到,你是一个高感情需求的人。就像妈妈对于孩子来说是唯一的,你想要成为他们唯一的朋友,或者说最重要的朋友。
但是当你发现并不是的时候,你就会大发雷霆,而这也成为了朋友们逐渐远离你的原因。”
听到这个回答,我还没来得及反驳,脑海中就突然浮起了一段记忆。
那是我小时候,妈妈每次和爸爸吵完架,总是很伤心地想要去外面走走,坐一坐。
可每次她一出门,我就很害怕。
害怕她再也不回来了,所以每次我都会把妈妈的身份证钱包和手机藏起来。
虽然我一直怨恨妈妈不离婚,但在潜意识里,却更害怕妈妈离婚后会抛弃我。
得知这一点时,我莫名其妙地就哭了。
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妈妈的感情其实并不是怨恨,而是既害怕(她离开),又依赖。
在后面的咨询里,主要都是我在说,许老师在对面听,偶尔捕捉到我话语中的某个细节,或者某段情绪,然后深问下去。
虽说无论讲起哪件引起我焦虑的事情,到最后都会变成一场狼狈的哭诉。
但每当我沉浸于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时,许老师都能很好地接住我,引导我从焦虑无助中短暂地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过往。
有一次,我谈到自己的现状:
“在婚前,我的焦虑十分严重,甚至一度十分抗拒妈妈。哪怕她只是想来看看我,帮我处理一些杂事,也会被我视为想要插手我的生活。
妈妈很伤心,但看到她伤心的我,更痛苦。”
组织这些话语的时候,我沉默了很多次,也难过了很多次。
可许老师只是温柔地注视着我,这种被关注、被接纳的感觉,让我放下心来,得以继续把自己的故事讲完。
我说:“我很爱我的妈妈。有时候我总想,如果没有我,或许她的人生会过得更好。
但我又很担心会失去她,无法接受如果有一天妈妈会离开这件事。”
许老师听完后,认真地对我说:“结婚这件事,似乎让你感觉,你要离开妈妈独自生活了。
人生就像是一辆车,当它开到某个路口,我们就要学会从父母的车上下来,去找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人生。
但你却一边希望能永远做个孩子,永远在妈妈的庇护下成长,一边内心又很矛盾。
所以,现在是时候可以下车了。”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克制不住地感到悲伤。
并不是因为许老师说得不对,而是我忽然意识到,原来我潜意识里焦虑的,并不是妈妈插手我的生活,而是她马上不再是我生活的重心了。
是啊,妈妈并不能陪伴我一辈子,我也是时候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了。
我泪流满面,在许老师温柔地引导下,心里堵着的那些东西,慢慢都随着眼泪流了出来。
对妈妈的怨恨,对父亲的不满,对同学排挤的委屈……那些曾经不断积累的压抑情绪,最终在咨询室里都得到了宣泄,被完全释放。
记得最后走出咨询室时,我内心的那片潮水似乎终于平静了下来,那种精疲力竭的、仿佛永无止境的痛苦突然得到了平息。
03.
当我学会和解
也终于治愈了内心的受伤小孩
那次咨询以后,我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慢慢地,我不再纠结于自己伤痛的过去,也不再纠结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我开始真正审视自己,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承认自己的不足。
如今的我,越来越自信和开朗,在工作中慢慢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后来,我也终于能做到和妈妈和解了。
我不再指责她过往的教育方式,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我也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她听。
妈妈听完后,也真诚地向我道了歉,说其实一直知道和爸爸的关系影响到了我,只是没想到会给我这样的感受。
那一刻,我鼓起勇气,问出了那句一直不敢问的话:
“妈妈,我到底是不是你们的骄傲?”
妈妈对我说:
“其实,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就是有你这么优秀的女儿。”
听到这句回答,我泪如雨下,好像内心里那个哭着鼻子找不到妈妈的小女孩,终于被妈妈被看到了,被接住了。
而这一切,全都是心理咨询给我带来的变化。
两年时间过去,如今我还在坚持进行心理咨询,只不过从每周一次变成了两周一次。
它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那种可以直达内心、直通本质的力量,让我越来越了解自己,认可自己,靠近自己,释放所有或正面或负面的能量。
虽然它不一定能立刻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却能启发你,让你带着自己的思考继续在人生的路上前行。
道路的前方,或许就有着你想要的答案,但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中你的改变、思考与收获。
而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会一直陪伴你,走近你,治愈你。
所以,最后我也想对那些同样处于困境中的你说: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陷于创伤中无法挣脱,请不要轻易放弃,可以像我一样,勇敢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那些看似无解的困扰,当你决定说出来的那一瞬间,奇迹,或许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 The End -
【文章来源:壹心理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