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那是因为家长没有把他们当成“好
更新于 2018-11-26 | 浏览次数 0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明明在劝孩子做正确的事,他们却不愿意听从,甚至会大发脾气。
真的是孩子不听话吗,还是家长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呢?分享的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思路:当把孩子置于“好角色”的位置,他的表现也会令您惊喜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苦口婆心地规劝一个人,说的道理简直不能再正确了,但他就是不做。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多。
这种时候该怎么办?继续讲道理碎碎念,还是直接来硬的逼迫就范?
其实,这两种方式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的本质:道理明明是对的,他为什么不肯听呢?
01
孩子真的是在拒绝请求吗?
其实有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最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你把对方置于什么样的位置上。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细节:
有时候你想要提醒小朋友一件事,例如应该把手里的东西放在这边,结果小朋友不仅没有听,反而“啊——”一声爆发强烈的情绪,把手里的东西扔下,不肯合作。
当你仔细分辨他的情绪,会发现他不是对抗,更多是委屈,他会大声说“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或者“我是没来及——”,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的委屈,而是说:“我不就是提醒你吗?”“脾气这么大跟谁学的。”结果孩子更哭闹了。
在这样的场景中,驱动孩子的内在情绪是什么呢?
其实,孩子的心理语言是:“我本来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说我也能做好。”他的内在情绪是:你说这些提醒的话,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为他的潜意识觉得,如果听话了,就是承认了自己做不好。
这里面涉及到孩子的自我感知:如果是自己本来就想做的,那么是对自我的自豪感;如果是自己没想到,而要父母提醒的,那则是对自我的羞愧感。
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是把对方置于好角色上,还是坏角色上——指责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成为“坏角色”,说的是对方哪里不好,如何没达到要求;需求的表达方式,是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成为能帮助自己的英雄。
让对方成为“坏角色”,潜意识是唤醒对方的内疚感,想提醒对方他有多么不理解自己。这种表达是我们经常不自觉采用的方式,很多时候,唤醒他人的内疚感,是让我们感觉到痛快的方法。
没有人愿意感觉自己是“坏角色”,一旦意识到自己被指责,一个人的下意识反应是“防御”,否认这种指责,要么是冷冷不予回应,要么是情绪爆发,把小事变成争吵。
而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是想唤醒对方的“自我感觉良好”。让对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这是不把自己的困扰归咎于对方,而直接对未来提出期望。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不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怎么会改好呢”。事实恰好相反,不让对方承认错误,往往才能让对方做得更好。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讲的道理都对,但对方却不听?其实就在我们把对方置于哪个角色上。因此,当孩子拒绝父母的要求时,也许拒绝的并不是要求本身,而是父母对自己的指责。“我不是这样的。我本来也可以是对的。”这也许是他大哭的背后原因。
02
为什么不能好好沟通?
明白了心理机制,如何和孩子沟通的策略也就很清晰了:尽量以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提出建议,他人也就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这样互惠共赢,皆大欢喜。
但生活中,这一点却相当难以做到,这是为什么?
第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应该”。
这种情形对应于心中抱着固定“理想型”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人和关系“应该如此”有强烈的预期假定。一个男人就应该“沉稳坚毅、大气开朗、勤劳顾家、温柔呵护”,做到这些都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
类似的,一个小孩就应该“干净整洁、落落大方、勤奋上进、知书达理”,做到了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这么爱哭!”“怎么这么不自觉。”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与人对话的时候,都隐含着对对方的评价,正分,零分,负分。而我们表达出来的对他人的评分,是正分还是负分,取决于我们的零分线设在哪里。
零分线就是我们心中的“应该线”。当我们心中的“应该线”画在一个封死的位置上,那么任何现实中达不到这条线都是负分。
在这种情况下,让一个人口头上“不要指责别人,要鼓励赞赏别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在心里就已经给对方打了负分,即使口头上不指责,也能让对方感觉出心里的负分,最后交流的效果还是一样的。
真正让生活轻松的方法,是在心里画一条零分的零分线,也就是对他人没有预期,这样有一点点好的地方都是正分。例如认为“人与人相互不问候”是正常的,这样,如果有个朋友给自己送份祝福,立刻觉得惊喜备至,而不会因为“朋友怎么都想不起来给我电话”而气恼。
例如认为“人下班回家懒得做家务”是正常的,这样,看到家里另一半下班还忙碌收拾,立刻会觉得“对方好好啊,我好幸运”,对方某天懒得做也会觉得理解。例如认为“小孩子贪玩懒惰”是正常的,这样,如果小孩能自觉勤奋一次,立刻会由衷赞叹“哇,你好棒”,即使有时懒惰也能理解。
如何让生活看起来处处美丽?相信不美丽是“正常态”就可以了。语言方式并不是我们随意选择的,它反映出我们内在的世界观念。
第二种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我好”。
前面说到,当我们想要规劝一个人,太彰显自己有道理而对方不对,有可能让对方产生情绪抵触,反而起不到规劝效果。那么推论也很简单,不要处处彰显自己,多理解鼓励对方不就能达到效果了吗?
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规劝他人的人,并不是想达到规劝的效果,而恰恰想达到的是彰显自己的效果。
只要想一句话,就能明白这里面的差异在哪里。“你看,我早说了吧。”这就是一句想要彰显自己的话。
举一个例子。当你和孩子产生意见分歧,而他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结果遭遇到了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期望对方能够采纳好的建议,得到好的结果,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刻意忘记自己曾经的意见,而尽可能鼓励他再去尝试。
当小孩子没有听父母劝,非要拿着一个重的东西走,结果摔倒了,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是赶紧拥抱一下,说没关系没关系。而当小孩子把东西放下,爬起来再走,只为他喝彩“你好坚强”,绝口不提“看,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老子讲“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就是指不彰显自己,才能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03
让孩子成为那个“好角色”
很多情况下,与人相处的本质是相通的。让孩子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就是简简单单的关键一步。
让孩子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让他的自我获得鼓励,让他觉得自己是人生的英雄,才会产生对未来不间断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发现,稳定的高自尊者会把好结果归因于自我,把坏结果归因于偶然,这样能在顺境中更容易持续,逆境中更容易走出。
带孩子的本质,也就是让小孩子认为自己很好,并且能做得更好。所有的哭闹不乖懒散都是正常,偶尔迸发出的礼貌勤勉是“哇真好”,小孩子会感觉“我这么好吗,我真的这么好,那我还可以更好”,而这种自我感觉会让他自己想要做好。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争功的,越不去争夺“你看我对你教育得多好”的功劳,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越强。
其实就是简单的交流方式,把对方长期置于“零分-负分”的区间,还是“零分-正分”的区间,会决定对方长期的自我感知,进而影响他的行为。很多时候,让我们成长的那么一点点动力,就是心底的一丝“我是这么好的吗”。
有时候,让我们不敢接受的是所谓的负面情境,很多父母为了避免负面情境,甚至用尽一切严厉措施阻碍孩子的探索,但实际上,坦然接受负面情境的正常,反而能发现生活里处处是惊喜。
来源:人民教育,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