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是孩子逆反,还是父母逆反
更新于 2014-07-25 | 浏览次数 0
李子勋----是孩子逆反,还是父母逆反
对孩子的爱,有些年龄要爱得很好,比如说五岁前要拼命爱他,怎么爱都不过火,天天抱着都可以,但是他慢慢长大以后,就要把他放开了,让他自由成长。
"如果您能在我可以时让我独自迈出一步。如果您能用您的爱感受我的人生,而不破坏我自由呼吸的空间。如果您能理解,我观察世界的眼睛比您的眼睛矮三英尺……"
---马迪•金《如果您能记住》,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对父母的深切期盼
"……孩子,请原谅我的无知和愚蠢,曾经那么粗暴地打骂你,而我还理直气壮地认为都是为你好,我在爱的美丽旗帜下,残酷地摧毁了你娇嫩的生命花蕾。孩子,原谅我的私心和专横,曾经那么不通情理地逼你学习,让最美好的学习留给你的全是痛苦的记忆……"
---一位父亲创作的诗作《原谅》,希望取得孩子的原
李子勋说,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情感沟通和有效互动很容易形成,孩子的问题可能只是成长的问题;而在亲子关系不良的家庭,无论教育方式多么正确,有效的互动却非常少,带给孩子的人格问题非常多。两代人之间不是父母要灌输给孩子多少知识,替孩子包办多少难题,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有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可以沟通的关系。
孩子逆反还是父母逆反
据一份权威调查显示,父母谈起今天的孩子,评价意见70%以上是否定性的,认为今不如昔的更是高达90%以上。这也许正是代际冲突的重要原因。
李子勋教授说,社会在进步,孩子同样在进步,客观地讲,现在的孩子肯定比上一代,上几代都要优秀,关键是父母一定要看到并且承认这一点。
很多父母跟孩子说话,一开口就说很长时间,非得把孩子说哭了不可。你没有A错还没有B错吗?没有B错还没有C错吗?总要给孩子找出个错来。孩子跟父母辩解是没有用的,后来好多孩子就干脆不说话,不理父母了。
对话对话,两方说话,只要孩子不说话,父母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所以父母最好能想办法尽量少说,让孩子多说,听孩子诉说。
在父母眼里,孩子是逆反的,可在孩子眼里,父母也是逆反的。无论自己说什么,家长都会反对。统计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70%的父母是"逆反型父母"。
李教授拿出一张纸,那上面是一位15岁男孩写的不愿意理家长的理由。
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总要干涉我的思维,总要我按他们的意志走下去?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会感觉,我有大脑我会思考。
他们不会重视我的感受,不会来安慰我,有时甚至还会笑话我。
为什么父母要求我们做的他们做不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指出父母的错误叫顶嘴,我说什么父母全都反对。
母亲总认为我们之间有巨大的代沟,总认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时间长了,我也认为我们之间的确有不可逾越的屏障。
对我的话,父母总认为是狡辩、找借口,全是错的,全都需要改正,需要教育,需要批判。
父母除了给我塞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学习怎么样了。
总是板着个脸,给我讲大道理。大道理,不用他们讲我也懂。
我根本就不知道父亲整天到底在忙些什么,其实我也不想知道,我们之间已经很陌生了,仿佛他不是我的父亲,我也不是他的儿子,不见面才好呢,省得又挨一顿臭骂。
亲子关系重于知识灌输
李子勋接触过许多家庭,这些家庭亲子之间的关系十分糟糕,子女和父母之间基本就没有什么心灵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的教育是无效的。他说,只有在建立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才会发挥作用。
家长怎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呢?李子勋认为,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确立边界。做父母的关心孩子,做教师的爱学生,都有自己的边界。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必须孩子(学生)自己去面对去解决的。二是确定程度。爱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地给予孩子爱,就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父母自己的情感需要,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孩子难以获得社会化的机会,造成社会适应功能的严重缺陷。
李子勋说,父母同样受到文化、家族力量的影响。在孩子面前,父母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审视自己。
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种"印刻效应",刚睁眼的小鸭会把孵蛋的母鸡看作妈妈,长大的鱼会游回它的出生地去产卵。人类在幼年时期,双亲与环境对其身心体验产生的影响很像这种"印刻效应"。
李子勋说,一位女性曾告诉他,小时候非常痛恨母亲因为烦心的事打她出气,曾经发誓为人母时决不动手。不想世事难料,她的女儿依旧成了她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儿泪眼汪汪、胆战心惊的样子,她感觉到真是造化弄人。"记住,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来源于你对儿时经历的反刍。"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家庭常常也在伤害人,我们儿时耳濡目染的陈规陋习,在尘封多年之后,就像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会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跑出来。
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而非社会之责。例如,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孩子就学不会怎么去爱和被爱;不能变换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孩子就无法学到怎么与社会相处;以为批评和大棒就能给孩子一个好品质,恰恰给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的自卑和自贬。
不要自认为比孩子高明
李子勋说,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
家长不要自认为比孩子高明多少,其实随着孩子的成长,很多新知家长是不了解的,还需要虚心向孩子请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社会进步主要靠知识与信息传递,而不是靠经验传递,成年人的优势远不及孩子。
试想,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大人知道得多,并形成了许多成年人不具备的观念时,如果家长不懂得平等和尊重,而只是一味强制,两代人之间怎么对话?
一部分家长无论做什么事,都讲求一成不变的原则,希望像制作"标本"一样塑造自己的子女,设置好路线让孩子们不断攀登、前进,即便不能求得扬名立万、光宗耀祖,也得成为一位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的好手。而当孩子像松缰的野马在草原上肆意驰骋时,他们担忧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安全,还有对他们多年抚养孩子的心血浪费的恐惧。寒窗苦读、奋力拼搏的"黄金屋"在青少年的眼里成了又苦又累的小黑屋,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世外桃源"成为及时行乐的迪尼斯乐园。过强的诱惑力使他们难以招架,于是不太成熟而又毫不迟疑地做出了"精彩人生"的抉择。外界的阻止使他们烈烈燃烧的一腔怒火与激情澎湃的满腔热血冲昏了本就不很理智的头脑,父母的不太温柔的良苦用心恰巧南辕北辙。
不允许犯错会扼杀孩子
李子勋说,很多父母为孩子着急,不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而是他们认为孩子犯了一个错就永远都会是这样。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可是事实上,班级必然会分化出几个非常好的孩子、一大群中间的孩子和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看起来是这几个比较糟糕的孩子有问题,实际上不是。在一个群体里,力量自然会分化的,需要孩子承担不同的角色。有人充当坏孩子角色的时候,整个系统即这个班级是非常稳定、平衡的。在这样一个平衡的系统里,老师可以夸奖好孩子,批评坏孩子,鼓励中间一大群人积极向上。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有双重态度,内心认同主流文化标定,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利益。如果家长在教导孩子的时候,知道孩子在这个年龄可能会犯什么错误,犯这些错误可能是必要的,内心不那么焦虑,对孩子的行为有部分认同,教育反而更容易成功,在帮助孩子摆脱困境,找到更有效的适应社会的方式时,就能比较客观,不会教育过当,去"扼杀"孩子。"扼杀"是"不能再犯","不能再犯",对孩子就是很大的压力,孩子要随时控制自己。
李子勋说,过去在农村,一家七八个,根本教育不过来,而独生子女接受的教育多得多,但是似乎问题也多得多,成长得不如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好。过去总是分析,独生子女问题是不是溺爱,其实有一些不是溺爱,而是关心太多,也就是教育太多,管理太多。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不能容忍他出错。如果父母的很多欲望要让孩子完成,会带来很不好的后果。
对孩子的爱,有些年龄要爱得很好,比如说五岁前要拼命爱他,怎么爱都不过火,天天抱着都可以,但是他慢慢长大以后,就要把他放开了,让他自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