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评判的拒绝,是亲子情感最好的流动
更新于 2021-11-25 | 浏览次数 0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父母都需要做出回应,有些时候会满足孩子的需要,有些时候不想满足,或者对是否满足有所纠结。类似于此的情况时常发生,让家长感到为难和纠结。父母也是普通人,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可以去满足,但在拒绝孩子的过程上,真正让人感到纠结的,更多的是一种内疚感。
为了削弱这种内疚感,父母会将拒绝孩子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比如附加上讲道理,以此来支撑拒绝孩子的合理性,这样内心就会感到自己做的是正确的。正确所对应的既是错误,家长力证自己的正确性,孩子就要承担自己行为的错误性。
道理层面上的回应,也是一种超理智的应对方式,这种方式表现出对情感的回避,阻断。而没有情感层面上的回应,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如家长说了很多道理,听起来很对,但是孩子就是一直哭闹不停,纠缠不休,就是想要,就是想做,就是想不按父母说的来。这个时候孩子想要表达的更多是希望得到家长情感层面上的关注和回应。
回想一下,在这个时候对于孩子求不得的哭闹,纠缠,父母会怎么回应呢?是否表现出更多的是不耐烦和回避?要求他停下来,不要无理取闹,不要被别人笑话,不要不依不饶。这些回应都是在通过态度和行为告诉孩子,他的做法是错的,他提要求是不可以的,他这样是会被嫌弃的。
那么当孩子长大,提要求时,执着的其实并非事情本身一定要达成,而是一定不能体验到“我错了”“被讨厌”“被嫌弃”的感觉。于是行为上就形成了轻易不敢提要求,畏惧表达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不同感到羞耻。
拒绝孩子,其实可以用适合的方式去回应,关照到孩子情感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建立起边界意识。如可以先回应孩子的情绪体验“宝贝,您现在想和我一起玩是吗?我知道你的这个需要,你的需要很重要,只是现在我要做一些自己的事情,1个小时后妈妈陪你,你觉得这样怎么样?”
如果我们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回应,孩子其实很愿意接受协商,当我们平等的看待孩子,正视孩子的表达,就是用行为在告诉孩子,他是被看见和重视的。最不讲道理的往往是最能够让孩子理解道理的。
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是并没有拒绝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况流动,这样孩子虽然在现实事件上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亲子间的情感关系依旧稳定,同时也学习到了边界和平衡的方式。
拒绝一件事情,不等于拒绝这个人,不等于这个要求不合理,不等于不在乎这个人。
拒绝的同时,不去否定、评判、指责、要求。会依然感受你的爱,理解你的需要,让这些需要帮助亲子之间创造出更多爱的方式。
不带评判的拒绝,没有委屈的付出,爱的流动从不止息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