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恋了,其实并不可怕
更新于 2017-08-10 | 浏览次数 0
案例:杨杰成 初一(3)班 15号
当今社会,早恋日益成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并且呈上升趋势。早恋,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那么,什么是早恋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必须要先了解早熟这一概念,因为早恋其实是建立在早熟的基础之上的。何谓早熟?从生理学的角度而言,是指由于脑上体退化过早,引起性腺过早发育,从而使生长加速,长骨和骨骺提早融合的现象,这种早熟必然包含人的性机能的早熟。
“早恋”是当代中国本土概念,它是这样界定的:发生在生活、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同时距离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有关专家认为,恋爱是不是太早,不应单从年龄上看,而要从心理发育成熟的程度来判断。青春期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又是性心理发生变化,对异性产生爱慕感从而渴望结交知心朋友的时期。如果对爱情的真实含义有深刻理解并具有了爱的能力,又能处理好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并决心把爱情之树栽到收获的季节,承诺并有能力兑现爱情带来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此时的爱就不算早,反之则可称为早恋。目前一般指中学时期,有时甚至包括大学,因为一般来讲,处于这些年龄阶段的学生都不易达到上述的要求,他们一般没有条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西方社会学研究者将青少年的恋爱行为称为青春期恋爱,而在我国,则称之为早恋。
“早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1、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情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是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和差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久时间。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子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子采取主动;男孩子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由于性早熟而引发的早恋问题,是存在于社会的一个值得重视和思考的社会问题;更何况,它给青少年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思索这一问题,显然有必要将它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下来考虑。
二、早恋之社会现状
当今社会,早恋已不是个别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已是日益成风,并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有关部门对汨罗市部分中学生的调查表明,15.2 %的中学生已结交专一异性朋友。据“广州市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反映,在所接听的咨询电话中,12.81%的 学生正处于恋爱或“暗恋”状态,有30 %的学生正受着异性交往、早恋及青春期“性问题”的困扰。早恋不仅已是社会普遍现象, 并且在年龄呈下降趋势。
三、早恋之根源探求
目前,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普遍关注青少年学生的早恋问题,并且大多持否定性的评价,然而,这一社会现象缘何“顶风逆行”,这并非一时之功,而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我国的性教育普遍开展得太晚,一般都从初中开始,相对孩子而言明显滞后,尤其是在现在,青少年普遍早熟,这一矛盾和冲突变显得尤为突出。即使在部分较为发达地区,性教育开展的较早,然而其透明度和知识合理性却大打折扣,教师或因“羞涩”或因“含蓄”而使孩子对“性”更加好奇。而在大多数家庭,家长们往往由于“羞于启齿”,对青少年所困惑的性问题多为“顾左右而言它”,让孩子们的困惑始终得不到应有的解释。“性教育”正是因为这样“欲说不说”,企图回避却又无法回避而使青少年更加“神往”。在我国性教育仍然没有在广大青少年中普遍开展的情况下,各种性信息,特别是直接和间接描写、展示性行为的小说、录像、电视、电影、挂历、广告等文化娱乐形式到处泛滥,一方面带来性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 ,在长期处于传统的性禁忌、性压抑中的青少年身上引起强烈的反差心理,他们极容易在试图摆脱压抑性心理的过程中急剧地效仿外来文化中的性角色,在生理早熟与心理不成熟之际,走上性罪错道路。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日趋早熟、不健康的大众传煤的影响以及枯燥单调的校园生活,加之缺乏必要的性教育,于是出现了“早恋”这一社会现实。
四、早恋之心理分析
青少年处于人生最充满活力和幻想的年龄阶段,但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却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和关心。然而在许多家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一些青少年过早地失去了他们本应得到的关爱,于是一些青少年过早地陷入了恋爱的旋涡中,步入了“早恋的殿堂”。他们没有认识到恋爱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仅仅是因为“好玩”,寻求一种刺激、一种新鲜、一种虚荣,甚至一些青少年把是否拥有“男(女)朋友”作为是否有“面子”的标准。于是就有青少年如是说:“玩玩罢了,又不缺斤少量!”多么“轻松”的言语呀!现代中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普遍。他们有的是想体验一下这种情感的滋味,有的是出于从众心理作祟,这种危险的心理状态恐怕正是一个又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的开始!
青少年早恋的常见心理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种是精神空虚型。青春期正是人的精力特别旺盛的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的大好时光。但是一部分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发泄这部分过剩的精力,于是,早恋便来到了他们空虚的心灵之中
第二种是爱慕虚荣型。这种类型以女孩子居多。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加上流行的爱情歌曲和表现性爱的影视和书籍的诱导,少男少女的潜意识里也产生一种希望被认可、被赞美甚至被追求的冲动需要。这些女孩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爱听港台流行歌曲,爱看言情小说,这跟现在学生题材的健康文艺作品极度贫乏有关。
第三种是盲目钟情型。德国大文豪歌德在他的处女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中曾发出“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的咏叹。确实,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迈进了多梦的年华,对异性的好奇,对两性问题的兴趣有明显的增加,都或多或少地有了怀春的萌芽。
五、早恋的危害
早恋虽是当今社会的一道“风景”,是其青春期发展的产物,但其对青少年的危害却是相当严重的。
1、影响生理发育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旺盛期,并未完全成熟。其不成熟的心理去承受这份感情的重负,会给身体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因为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内分泌,早恋的青少年常把握不住自己的情感,起伏波动大。易产生些莫名的烦恼,导致精神不佳,心悸、头痛、失眠等,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发育。
2、影响心理发展 青春期心理发展最旺盛又最脆弱,这时期想象力加速发展,性激素产生和加强,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得到加强,因此情绪容易激动,对自己喜爱的对象和活动表现出狂热,而又缺乏冷静思考,容易受伤害。自己稚嫩的心灵都常因风云突变而不堪重负,怎有余力承受感情的悲欢离合。因此中学生的恋爱极不稳定,常以失败而告终。他们恋爱时或乐不可支,或痛不欲生。一遇风吹草动就心事重重,愁眉难展,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有的处于欲罢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地,结果越陷越深。对彼此造成更大的伤害。甚至出现人格障碍,给以后的婚姻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早恋还可能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因为爱情是自私的,尤其是中学生对爱情的理解尚不全面,自制力差,一旦与某人建立了恋爱关系,可能就觉得对方只能与我一个人交往,当看到与别人交往时,甚至有时感到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就血往上涌,控制不住情绪,易做出伤害对方及他人之事,自己也受到极大伤害。这些实际上是划地为牢,使双方都失去了许多真诚的朋友和纯洁的友谊。
3、影响学习生活 早恋荒废了不少优秀学生的学业,毁了不少孩子的前程。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苹者,但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学习。据调查表明,中学生谈恋爱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仅占百分之二、三。绝大多数都会给学习造成干扰,因为恋爱会使之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兴趣转移,情绪不稳定。而且也因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谈恋爱,因此,早恋的同学时常处于担心因违纪被学校处罚和感情的发展不能自控的矛盾冲突中,行为也总是偷偷摸摸,躲躲闪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怎还有心思学习,常常是人在教室,心在天外。尤其是女生,情感细腻敏感,不要说感情出现危机,就是正常发展都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还有的学生在恋爱中有强烈的幸福感,常去幻想、去规划、希望一次成功,因此非常投入,不惜以牺牲学业,违反校规为代价,结果顾此失彼,最后导致两头成空。
4、影响正常的恋爱生活 爱情之所以被称为人的终身大事,意味着它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可是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阅历不足,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感情胜过理智。青春期少男少女谈恋爱,可以说都是在身心都不很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青少年没有经济基础,其经济来源多半寄托于父母。因此,这种爱没有什么牢固的根基,是很容易中途天折的。在辨别人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草率行事,一时感情冲动,压过理智,与异性确立了爱情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和阅历逐渐丰富,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真的成熟起来,并确立了各自的世界观,有了新的择偶标准。伴随着心理上的变化、发展、成熟,可能会对对方产生不满,进而冷却或是中断彼此间的感情。这种情况,会引起青少年失望的情绪,使之消沉、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六、教育策略
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关于青少年早恋问题,不能仅仅是对他们的批评和否定,而应更多地疏导,给予他们帮助,引导他们领悟人生的真谛,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最美的情感,让他们生活在个充满爱的世界中,让他们在人生的漫长路上领略真正的快乐!找到孩子早恋的根源,掌握孩子的心理,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与沟通。
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 。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的事实,再一次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学校的建设。教育理论本身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也是在发展的,随着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时有出台,教师一旦忽略了理论学习,其思想和观念就会落伍,甚至和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关心并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也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思想上重视了,并掌握了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初步知识,他们才能够不辱心理保健医的使命,自觉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及时发现、控制学生身上可能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并对个别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身为父母就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结合教育子女的实践,巧妙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创建文明家庭,实施有效教育的科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理想的目的。
早恋已经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普遍现象,并且这种不良现象正在以上升的趋势发展,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和老师应尽力帮助孩子,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误入“早恋”的歧途,也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项调查显示,遇到有关“性”问题时,多数孩子首先向父母求解,而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4的家长赞成由父母负责向孩子传授性知识。
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性”教育采取忽略避谈的态度,家长渴望孩子成为工程师、外交家、艺术家,他们不惜血本希望孩子能在社会上扮演一个成功的角色。但他们忘记了,孩子也必将扮演恋人、夫妻的角色,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与否将决定他们将来能否获得正常、幸福的个人生活。
解惑:有时只需几分钟。
“其实我们之间只要有5分钟的交流,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身为中学外语老师的林女士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来,还觉得有些好笑,可是笑过了又替孩子觉得委屈。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林女士无法想象孩子对性的理解会处在这样一知半解的“懵懂”状态,也无法想象自己作为一个母亲是如此失职。
林女士的女儿是一名初中生,从上学开始就一直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但是进入初一后突然有段时间变得不可理喻地压抑起来。“我那时候注意到她每次看到电视中卫生巾的广告,都会显得特别的不自然,整个人很紧张很惶恐。”意识到女儿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她悄悄给女儿准备了卫生用品,可是发现女儿的紧张情绪并没有缓解。无奈之下,林女士只好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从心理咨询室出来的女儿却仿佛换了一个人。心理医生告诉她,女儿的心病其实家长可以用5分钟解决的。让女儿局促不安的其实是她想不通为什么电视中卫生巾广告出现的都是蓝色液体,于是担心自己的月经特征,因此终日惶恐。
这件事让林女士至今仍常常自责。可是还有多少家长,在自己子女的性教育上不愿开口、开不了口或不会开口呢?
困惑:性教育如何开口?
“我也知道对孩子的性教育很重要,可总希望孩子长大后自己能慢慢理解。”许多家长总是在对孩子开口谈“性”的最后关头放弃,对他们来说,内心存在这样一种侥幸的想法,就是孩子无师自通,直接实现“从少年到成人”的跨越。
孩子真的会自己慢慢懂吗?答案并非如此。孩子未曾开口并不表明他们没有疑惑,他们也许知道一些,但也许离真相还很远,甚至正背离着正确的方向。高二学生张某下身出现了几块破皮感染,从未有任何性经历的他却认为自己患上了性病,终日寝食不安,因为不敢告诉父母,整整耽误了几个月才接受治疗,而最终检查的结果只是普通的感染发炎而已。
现代社会,信息如此发达,性已经变得不再那么神秘,可是这些途径也有不同程度歪曲性知识本来面目的可能。孩子无师自通获取的性知识可能是片面性的、支离破碎的,甚至是畸形的。
可是家长开口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也同样遇到难题。儿子已经升入大学的王先生用“愚蠢”和“失败”来评价自己过去对孩子的“性教育”。跟孩子说青春期发育,孩子说生理课早就学过了;跟孩子说个人的性安全,孩子说你知道的还没我多;跟孩子谈早恋的事情,孩子反驳我说:“你不就是要说学习阶段学习为重,男女同学的感情是纯洁的友谊么?”
事实上,“有心无力”并非王先生的个别状态,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只有3%的学生认为家长在解答性问题上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家长传统的性观念不仅使他们羞于谈性,而且也无从谈起,甚至自己就缺乏正确的性认识。许多中国家长成长于一个性封闭的时代,几乎没有接受过正式、系统的性教育,处于性知识贫乏,性教育观念陈旧的状态。现在有了许多给孩子的性教育读本,但指导家长进行青春期教育的读本仍旧很滞后。许多家长现在是用20世纪的知识在辅导21世纪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知识的缺乏让那些好不容易开口的家长最终“讲不下去”。
专家建议
1.简洁直接,不要神神秘秘。
回答孩子的性问题,平静、坦诚、自然的态度至关重要。回答可以简单一点,关键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以免导致不正常的性神秘感和不正常的羞耻心。比如回答两三岁孩子关于生殖器是什么的问题,父母的态度应该像告诉孩子哪是耳朵,哪是眼睛那么自然。当孩子问这类问题的时候,他并不是想知道生殖器的性功能,只不过是想知道正确名称而已。越是躲躲闪闪,越加重孩子的性神秘感和好奇心。
2.轻松自如,不要正经八百。
美国专家皮尔萨博士说:“永远不要正式谈‘性’”,性教育应该是机会教育。家长也不应该在性教育的时候,像老师上课一样,老是想着一次把全部知识都抖给孩子。家长谈论性问题的表情语气越严肃、越正经反而会让孩子感觉越不自然。看电视、报纸、杂志时遇到有关情景其实都是合适的时机。
和孩子交流性问题的时候,平等、幽默的口吻甚至于调侃的方式都是合适的。和孩子做朋友,谈谈自己经历的青春年代的“故事”,孩子会很感兴趣,一下子就和你拉近了距离。你可以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讲给孩子听,碰到合适的话题不妨父母一起交谈,让孩子感受到“性”不是件让人羞耻的事情。
3.更新观念,不要固步自封。
家长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前不妨平时多看看相关书籍,因为孩子的任何性问题的提出都是很偶然的,并非在特定时间出现,家长平时的积累可以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至于手忙脚乱。给年级高一点的孩子讲性问题,更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权威性,要让他们感受到你所讲述的内容并非像课本那样生硬。一个简单的做法是家长不妨浏览一下孩子的课本,防止抵触,又不至于完全雷同,让孩子觉得过于教化。
上周日,家住建邺区的王先生在同学聚会时说起了这样一件事情:自己六年级的儿子居然恋爱了,为了保证儿子“约会”安全,他亲自驾车送儿子去见“女友”,不敢也不知道该有其他什么举动。对于王先生的这一无奈举动,他的同学也都有共鸣,孩子“早恋”,可是却无计可施,很是困惑。
儿子“约会” 老爸开车护送
“现在的小女孩太早熟了,主动追求我儿子噢。”王先生的儿子亮亮(化名有1.65米的个头,着实是个“帅小子”。上五年级时,班上有个小女生就发起“进攻”,给儿子递“纸条”、写情书。“小男孩有些迟钝。”王先生说,儿子刚开始很“傻”,问女生递这个给他干什么?但很快,他就发现儿子爱漂亮了。本来随便在一个小店理发就行,现在要求去大型理发店,要整一个发型才行。此外,儿子照镜子时间多了。更要命的是,今年初,儿子与这个小女生开始“约会”了!
跟小女生看电影?儿子第一次提约会这事儿,王先生和老婆着实吃了一惊。不过,作为开明的家长,他俩没一口否决,而是旁敲侧击,了解到小女生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尖子生”。
“乖乖,我们家宝贝儿子厉害!”夫妻俩互相调侃一番后,很认真地想了对策。二人一致认为,强烈反对、“棒打鸳鸯”未必是明智之举。他们决定让两个孩子“约会”,找机会引导他们。
最近几个月来,两个孩子几乎每个月都会去看一次电影。王先生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去新街口,每次都开车,送他到电影院约会。
“小女生成绩好,我是希望他俩在一起,能互相激励一下。”王先生说,每次开车送儿子赴约的路上,他都要趁机对儿子提出要求,比如:下次,你语文考试成绩,不得比她低5分等等。
这一招有没有效果?王先生苦笑:“有时有效,有时没效。儿子成绩忽上忽下。”
此外,喜欢儿子的还不止一个小女生。“我送他去学校时,楼上有一群小女生朝他挥手,喊他田亮!”王先生说,每次看到这种情形,“自豪”的心情是有的,但更多的是担心。“照这样发展,他真早恋怎么办?”王先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送儿子约会,往下该怎么办了。
春雷教育机构心理专家唐海波认为王先生夫妇的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并不是早恋。这时候的孩子有了性别意识,因为异性同学长得漂亮或者成绩优秀就会产生好感,他们根本不知道恋爱是何物。这个时候家长没必要先入为主,给他们扣上“早恋”的帽子。
青少年早恋现象日益普遍,早恋这种模糊不清的感情一旦爆发,往往会在现实生活面前碰壁,从而给青少年尚稚嫩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困扰。春雷青少年教育专家胡奇辉提醒家长,以下现象如果超过半数以上有在您孩子身上出现的话,那么您的孩子就可能出现了早恋的倾向。
1、孩子是否突然变得爱打扮?
2、是否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
3、是否要求父母添置时髦衣服?
4、学习成绩是否突然有明显下降?
5、回家写作业时是否心不在焉?
6、活泼好动的孩子是否变得沉默起来?
7、是否无缘无故与家人生疏起来?
8、是否红着脸说谎?
9、是否回家后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
10、是否情绪起伏大,有时兴奋,有时忧郁,有时烦躁不安?
11、是否偷看一些描写爱情的文艺作品?
12、是否对电影、电视中的爱情镜头特别关注?
13、是否喜欢打听男女之间的事,对儿女情长的故事尤感兴趣?
14、是否偷偷写东西看到家长又急忙掩饰?
15、是否对某异性的名字特别敏感?
16、是否常有异性打来的电话?
17、是否经常有一些来路不明的小礼物?
18、是否偷偷买些小礼物不久又无影无踪?
19、是否无意间谈起公园、溜冰场、音乐茶座等一些场所?
孩子出现了早恋的倾向,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变坏了,不求上进了。家长朋友们首先要明白,青少年时期孩子的“性意识”开始萌发,有早恋倾向是很平常的事情。关键是家长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疏导,在尊重孩子感情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处理好理智与冲动、友情与爱情、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关系,才是万全之策。
异性相吸是自然界的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进入青春期的女生喜欢男性的豁达、主见和力量;男生则喜欢女生的协商、温柔和细腻。男女之间的正当交往不仅应允许,而且是有益的。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学生异性交往过程中,虽然双方得到了真挚的友谊和教益,但同时也可能容易遭到一些误解,以致有时不大愉快,这虽然有世俗偏见的一面,但也有我们学生中对异性交往注意不够的一面。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和异性交往呢?
一是异性交往双方一定要相互信任,互相尊重。由于男女之间在气质、性格、身体、爱好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异性交往是非常敏感的,这就须同学在异性交往过程中,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彼此做到“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心于人”,这样男女同学真诚友谊才有保障。
二是我们既要反对男女之间“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别”的客观事实。男女同学之间,只要是正当的纯正的友情,完全是可以堂堂正正的往来接触。但也不能说异性朋友中间,没有“一丁点儿性”,因而明智的人要学会服从良心和社会禁忌,一举一动都要大方得体,不能过于随便。
三是要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分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因为人总是有感情的。在友谊和爱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超过一定的限度,兴许你自己也分不清哪是友谊哪是爱情了。
四是应多在集体活动中交往,若是单独相处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好环境和场所,尽量不要在偏僻、昏暗处长谈。如果在房间里单独相处,不要插门或锁门,以免引起他人的猜测或擦枪走火。
五是异性交往中的女同学要自尊、自重,男同学要有自制力。人际交往的两性道德原则还是必要的。女生在与异性交往时,一定要保持自尊、自爱的美德,既要有女性的荣誉感,又要善于自我保护。作为男性则应更加谨慎,善于克制,这样就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了。
很多家长朋友们来电咨询“我的儿子上初中,长得很帅气,我担心他早恋,怎么办?”“我女儿早恋了怎么办?”等等关于早恋的问题。青春期阶段的孩子应该以学习为重,家长朋友们的如是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实孩子早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而且像早恋这种敏感的话题,宜点到为止。
初二下学期,儿子有了一个带小锁的笔记本,这让我明白了他开始拥有自己的秘密。于是,我问他:“宣告独立了?”儿子点点头,以示回答。
和许多家长一样,我也按捺不住好奇心想去窥探孩子的秘密,经常从那个笔记本的缝隙中往里瞅,虽然能瞅见一行半行的,但始终是无法全面了解儿子所写的内容,而我又不能很贸然地问儿子“你是不是在谈恋爱”。
早恋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孩子此时的情感,很纯洁、很美好,更多的是一种比友谊略多一点的男女间的好感。大人如果就此事小题大做,很容易伤到孩子。这一伤,可不得了。很多孩子就是在这个坎儿上,被家长和老师给狠狠地绊了一跤。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得太直白了,容易让孩子有隐私曝光、心灵受伤的感觉;不说吧,又怕孩子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分散的精力太多,影响了学习。这是一个让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
在一次吃晚饭时,我装作无意地和儿子谈起我的中学生活。我说,那时我们班上有一个男生,学习不怎么好,但经常给女生写条子,他也给妈妈写过。但妈妈很反感他,因为妈妈认为他学习不好,不应该这么做,自那以后,妈妈就再也没有和他说话了。
我聪慧的儿子脸“腾”地一下红了,闷着头只管吃饭,吃完饭就走进自己的小屋做作业了。从那天起,儿子不再看电视,一心扑在学习上,初三的学习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一。
初中毕业时,儿子和交往的那个女孩双双考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早恋不仅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反而给了他学习的动力。虽然儿子上大学以后就和她分手了,但我至今仍然感谢那个自尊上进的好女孩,是她鼓励我的儿子努力上进,不断提升自己。
我觉得早恋更容易发生在学习好、早熟的孩子身上,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和老师切不可小题大做,伤了他们的自尊,从而使他们“拉”下了脸面,破罐子破摔,把谈恋爱当成最重要的事。因为他(她)觉得被家长和老师抛弃了,感到空前的孤独。孤独中能抓住的只有对方,于是两个人就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大人。如果到了这一步,那事情可就麻烦了,可能真的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因为人都是有短处的,当我们把他的短“扬”了之后,他便以“短”为“长”了。我们总说扬长避短,事实上人是最容易以短为长的。大人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注意帮助孩子“避短”,像早恋这种敏感的话题,宜点到为止。
上高中后不久的一天,儿子和我说他们学校某班学习风气好,我就知道那个女孩一定在那个班。他们没有分到一个班,可即便是近在咫尺,两人也要鸿雁传书。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相互间的书信叠得非常别致,有燕子型、青蛙型、飞机型等。
一次,趁着儿子忘记锁抽屉,我偷偷地拆开了他的信。可能是“做贼心虚”,我拆开了人家的“小燕子”,却怎么也折不回去了。情急之下,我胡乱地折了折,就赶紧把信放了回去,也不知儿子是否发现,反正没有向我提出抗议,我也乐得不再提起。
几年后,儿子无意中和我谈起这件事,他笑着戏谑我:“妈妈真‘笨’,拆了人家的‘燕子’竟然折不回去了。”
我说:“那你为什么不抗议?”
“那时,我哪儿还敢抗议?我还生怕你‘讨伐’我呢!”儿子说。
高二时,一次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又跟我提到了儿子的早恋问题。那次期中考试,他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全年级600人,他考到了100名以外。老师认为他是因为早恋影响了学习,让我和他好好谈谈。我知道,那一段时间,我经常下乡,留儿子一个人在家,吃、睡都不规律,考试那几天又闹病,成绩有所下降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不能一味地都推到早恋上,但这个问题又不能不谈。
怎么谈呢?散了家长会,我没有坐公交车回家。3公里的路,我徒步行走,为的是能边走边想想该怎样和儿子谈,怎么谈才能既不伤他的自尊,又让他能够意识到高考在即孰轻孰重的问题。可是,直到走进家门,我也没有想出一种好的谈话方式。
进门后,我看见儿子正在沙发上坐着,可能是在等我,准备接受我的批评和训斥。我灵机一动,绕着他眼前的茶几转圈儿,1圈儿,2圈儿,3圈儿……估计儿子的承受力快到极限了,我才开口说:“儿子,你们老师让妈妈和你谈谈,可妈妈想了一路也没有想好该怎么和你谈。现在,你也看见了,妈转了这么多圈儿了,还是没有想好和你谈话的开场白。”
儿子带着哭腔说:“妈,你不要说了,我什么都知道了,你千万不要再谈了!”
“不谈了?”
“不要谈了,妈,我知道该怎么做。”
“好,那咱就不谈了!”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和儿子提到这个问题。期末考试,儿子的成绩一跃升到了全年级的第十二名。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往往事情本身可能并不可怕,主要是我们自己把问题想得过于可怕了,就像早恋。知道了孩子早恋,首先我们必须去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心平气和地想办法解决,任何语言或行为暴力方式都不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今年17岁的小虎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外表看去是一个很内向的少年。小虎平时喜欢打篮球、听歌,学习成绩也不错。在升入高一没多久,小虎和同班女同学小兰共同乘公交车回家,小兰给小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两人逐渐发展成了亲密好友,在同学们眼里他们俨然一对恋人。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要求他们结束这种不合时宜的关系,并多次点名批评。然而老师的高压并没有让他们俩妥协,相反使他们走得更近了。
在小虎的感觉中,女友对小虎虽然也很好,可关系始终若即若离,对任何事情都十分“叫真”的小虎觉得应该明确和女友之间的关系。2003年夏天的一天晚上,小虎照例送女友回家。到了女友家中,发现女友的父母都不在,小虎就坐下和女友一起看电视。聊着聊着,小虎积压在心底的那股冲动再也控制不住了,这天夜里,小虎强行和女友发生了性行为。在随后的近半个月内,小虎连续对女友施暴7次,直到被女友父亲发现报案。
“我只是想和她明确关系,表明心声”,一脸孩子气的小虎在未管所这样解释自己的犯罪动机。据小虎说,其女友的父母早年离异,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女友特别任性,他有时候根本猜不出她的想法。在和女友交往的过程中,小虎发现她还认识很多男朋友,而且她好像和每个男友的关系都很不错,这一点是小虎最受不了的。在每次和女友表白自己的爱意要求明确“关系”时,女友总是不置可否。这种态度对小虎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最终小虎实在控制不住了,才铸成大错。
在未管所的一年时间里,小虎不断反思,由于自己对“性”充满了神秘和好奇,一念之差,导致今天的恶果。早恋的青果子太“涩”,尝过后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广州一位就读于荔湾区某初中的学生小丁(化名)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某青年婚姻介绍所求助,原因是他将避孕套带回了学校,被老师发现并全年纪通报批评。
据悉,小丁将一个自动售卖机出售的避孕套带回学校,并将其在同学间交流。这种行为引起了校方的不满,并把此事件在全级通报批评。经过了解,小丁是因为对避孕套的好奇和不了解,才从外面买来一个避孕套进行实物观察。同时,因为身边的很多同学也有相同的疑问,所以避孕套才在同学之间流通。
在对广州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中,20.2%的中学生曾经发生过性关系。其中,大约12%的学生是在初中阶段发生性关系的。
专家认为,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异常活跃的年龄段。性、爱情、婚姻等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知识,学生们却很少能从课堂上了解,性教育的缺乏导致了青少年性道德和性责任的缺失。到底是学生们不需要了解这些知识,还是教育者们轻视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相信这个关于避孕套的闹剧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根据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2009年对广州市中学生进行的情感调查数据显示,有约12%的中学生认为在读初中的年龄谈恋爱是合适的;有38%的中学生认为在读高中的年龄谈恋爱是合适的;更有57%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的早恋行为应顺其自然。
调查指出,只有43.7%的中学生能正确辨别出哪些是危险的避孕方法,依然存在着13%的中学生对避孕一无所知。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