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我用半小时解决了问题......
更新于 2018-07-06 | 浏览次数 0
橙子爱玩游戏怎么办?
我们开了个家庭会议
一天下午,我接橙子放学的路上,橙子说:“妈妈,今天晚上咱们开个家庭会议吧。”
我问:“可以啊,什么议题?”
“解决一下我总是想看手机、想玩游戏的问题。”
我有点好奇:“怎么突然想着解决这件事了?”
橙子有点不好意思:“昨天晚上我趁你们不在家,又忍不住玩ipad 了,结果让爸爸看到了。不过他没冲我发火。”
我有点明白了:“你是觉得爸爸的表现有点不一样,与其等着他给你算账,心里一直悬着,不如自己主动解决问题?“
橙子就嘿嘿笑。
晚饭后,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我来主持会议。
先明确议题:今天的主题是解决橙子总是控制不住看手机、玩游戏的问题。
再设置程序: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大家轮流发言,爸爸负责记录。
怎么讨论呢?
【我们先说说玩游戏的好处吧。】
橙子抢着说:“玩游戏可以让我开心,转换心情!
还有——可以和同学们有共同话题,他们谈论游戏时,我可以搭上话。“
我和橙子爸爸也很认真地想,比如,无聊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累的时候,可以放松……
我们说一条,橙子爸爸就记下一条,直到大家都想不出为止。
【接下来,我们开始说说玩游戏有什么坏处?】
三个人大开脑洞,七嘴八舌,罗列了以下坏处:
容易近视,浪费时间,容易上瘾,对大脑的发展有损害(大脑会依赖及时反馈的路径,不利于培养自控力),减少了和家人亲情交流的时间,还容易形成攀比之心……
好处列一排,坏处列一排,两相对照,大家都发现,玩游戏的坏处比好处要多多了。
【我说:“看起来玩游戏的坏处真不少啊,那么,我们再想想,玩游戏带来的好处,是不是可以有其他方式来代替呢?”】
大家又开始一起脑力激荡。
比如,玩游戏可以开心、转换心情,那么,也可以通过看书、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玩游戏可以和同学之间有共同话题,那么,是不是可以主动引导大家的讨论,引导大家聊一些更高层次、更有营养的话题呢?
……
这么一分析,我们发现玩游戏的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代替的。
我继续说:当然了,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是可以理解的,绝对禁止玩不太现实,可以适度地玩——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不玩,也是对自己的意志力、自控力的锻炼。
【那么,橙子,你打算怎么安排玩游戏的时间呢?】
橙子想了想:“每个周末我玩一个小时可以吗?出去旅行,每天没事的时候可以玩一会儿。”
我和橙子爸爸都对此表示同意。
橙子说:“那我写个保证书吧。”
我们说:“不用写,你知道该怎么做就行。”
橙子还是写了。
最后的落款是——
保证人:橙子
看管人:橙子and 老天爷
看得我和橙子爸爸心里直乐。
看看时间,已经超时了十多分钟,我宣布:这次家庭会议到此结束。
三个人都对这次家庭会议挺满意,橙子更是很兴奋,自己又把会议记录工工整整抄了一遍。
开完这次家庭会议到现在,两个星期过去了,橙子没有再偷着玩ipad,我们也没有把ipad再藏起来。
昨天周末,橙子玩游戏,我提醒了一次,到时间橙子就自己放下了ipad,过后还对我说:“妈妈,我发现我对玩游戏这事自控力更强了。”
“那就好,有进步就行。”
我暗想:万一将来有退步呢?
——那也很正常啊,那就再开家庭会议或者想其他办法解决呗。
我这么回答自己。
家庭会议该怎么开?
孩子迷恋游戏,这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疑难杂症”,一般来说,常规的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严防死守。
把ipad藏起来,杜绝一切孩子玩游戏的机会。
结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孩子总是会找到机会偷着玩。橙子说,一个小伙伴就经常趁爸爸睡着了,偷拿他的手机玩游戏。
二是暴力解决。
发现孩子玩游戏,就是一顿吼,甚至一顿打。
吼的结果就是,孩子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惩罚,就此抵消了错误,内疚感也减弱了很多,下次有机会还会偷着玩,反正大不了挨一顿吼。
就像橙子这次一样,他本以为被爸爸发现了,会挨一顿批,没想到,爸爸什么也没说,内疚感促使他反而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了。
这对很多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启示。
不止是玩游戏的问题,其他问题也是如此,如果常规的做法不灵,屡教不改,就不妨试试和孩子一起开个家庭会议吧。
那么,家庭会议该怎么开?
我家的流程是这样的。
【明确议题】
这次的家庭会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一开始,一次会议最好只解决一个问题。
【设置规则】
比如,会议时间,谁来主持,谁做记录,每个人发言时间,会议的程序,表决方式等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的经验是,没有规则,家庭会议很容易失控走形。
【头脑风暴】
每个人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其他人都要认真倾听,必要的话要记录下来。
具体来说,我觉得可以分成几个小步骤:
1 说想法,谈感受
2. 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
3 讨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至于怎样具体操作,就要看实际情况了,需要家长慢慢总结经验,发挥创意,尽量让家庭会议变的得有趣一些。
这次关于玩游戏的家庭会议,其实,我事先并没有想好怎么具体进行,只是顺着感觉一步步走下来。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相信你也能找到自己的感觉的。
【表决】
看看大家是不是都同意遵守这个方案。
讨论一下,如果没有遵守方案,该怎么办?
【总结】
总结要积极正面,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和好的一面,给到正面反馈。
家庭会议,要注意这些误区
【别把家庭会议开成批斗会】
家庭会议最怕的是,一不注意就开成了批斗会。尤其对孩子,当他说出自己的看法时,父母经常会忍不住加以评判甚至指责。
“小孩子懂什么?”
“天天惦记着玩游戏,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多好。”
“你这想法太自私,只想着自己,不考虑别人。”
我向你保证,这样的家庭会议开过一次,就不会再有第二次了——甚至第一次也会不欢而散。
头脑风暴时,尽量营造积极敞开的氛围,大家畅所欲言,坦诚地表达自己,这个过程本身就带有治愈作用,也让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连接更紧密。
【别把家庭会议变成套路】
引导和套路是不同的。
很多父母会把家庭会议开成一个精心伪装的套路,表面民主,实际还是让孩子按父母的意愿来。
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有“上当”的感觉,他就不愿意参加了。
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确实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让他感受到你的真诚,最后形成的决议大家都很服气,这才是成功的家庭会议。
家长要克制住自己的控制欲和教导欲,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不要让自己像唐僧一样絮絮叨叨长篇说教。
你没看见,孩子的脑门上早已大写了一个“烦”字?
【建议从小一点的议题做起】
别一开始就讨论一些很难讨论出结果的事情。
先培养每个家庭成员通过家庭会议解决问题的习惯。
【最后的决议需要一致通】
这个地方我曾经走过弯路。
橙子上幼儿园时,我们有段时间曾开过比较简单的家庭会议,最后是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一开始橙子还很乐意参加,后来就“醒悟”了:“我不玩了,每次都是你们占多数,2比1,每次都听你们的。“
所以,现在我们的家庭会议,力求最后达成的决议是一致通过——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如果最后形不成决议怎么办】
可以过段时间再开一次,这期间可以冷静头脑,想想新的主意。
要向我国的外交政策学习,求同存异——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孩子提出把家长的问题拿到会上讨论,怎么办】
照办啊。
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就怎么解决孩子眼中家长的问题。
家庭会议的好处,开过你就知道了
我家开家庭会议次数不是很多,但已经感受到家庭会议的诸多好处了,我打算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
【解决各种“屡教不改”“疑难杂症”】
如果孩子的问题让你头疼不已,甚至走投无路,那就试试这个办法吧。
你和孩子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想法的。
【孩子学会了倾听,尊重自己的想法,也学会了尊重他人】
在家庭会议中,每个人都会发言,孩子会发现,原来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太一样,原来这件事还可以这么看。
他学会了听取别人的看法,学会了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再做出判断。
【培养了孩子的自控力和责任心】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习惯的做法是“禁止”。孩子的反应,不外乎反抗或者妥协,这就形成了控制—被控制的亲子关系。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他会意识到这件事是和自己有关的,自己可以决定做什么,怎样做。他在这个家中是有发言权的,他可以为这件事负责。
当一个人有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就会激发他的责任感和自尊心,当他按照约定做到了,他就会生成力量感,对自己更有信心。
【教会了孩子遇事冷静,学会与他人协商、合作】
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不是只会用激烈的反抗、阳奉阴违来应对。
【促进了一家人的情感交流】
想想看,每天和孩子对话无数,你是否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又有多长时间一家人没有这么深入了解彼此的内心了?
当你因为孩子的问题开始了家庭会议,几次下来,你会发现,改变的不仅是孩子,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状态都有所改善,家庭氛围也会更加顺畅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