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安徽淮南凤台古城中学公开砸学生手机的视频火了。
从视频里我们看到,在师生大会面前,几名老师拿着手机狠狠地敲打着,有手机被砸到冒烟。
后来校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销毁了不到十台手机,校方曾事先和家长签协议,禁止手机进入校园,违者将被销毁手机。
该校长还表示,虽然知道这样做有点过激,但是不这样做的危害更大,哪怕学校成为一个负面的案例,但是我希望能影响到其他家长和学校。
还有的人表示不理解,毕竟手机也是花钱买来的,这样的做法未免有点太过激。
在学校本来就是学习的时间,如果学生们纷纷带着手机进学校,那么学生们很容易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沉迷于手机。
记得孙俪在上节目的时候,主持人涂磊曾经问过她在家是怎样解决孩子玩手机的难题的。
这是一个很妙的回答,我对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合理看待手机和合理使用手机。
毕竟大环境下,孩子不接触手机是不可能的,但就怎么样用手机上,家长一定要有自己的规矩和底线。
当我们把“要不要阻止孩子玩手机”转化为“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这个问题上去,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就不再是个难题。
当然手机里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好看的电视,提供谈资的八卦内容,社交网络肯定是客观原因。
但是就主观原因而言,我们也应该知道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的原因,其实是在实现一种自我满足。
每个孩子从2-3岁开始便有了自主意识,是真正宣告自己的人格独立和实现自我接纳的重要阶段。
比如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把什么都看成自己的,你让他分享一块小饼干给你,他会把饼干拽得紧紧的。
每个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他们便有了主权需求、认同需求、情感需求。
这些需求在日常生活关系中有可能被满足,也有可能不断受挫。
而当孩子的需求严重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过度补偿”的情况。
孩子离不开手机,沉迷网络,其实在这里,手机就是一种“过度补偿”。
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需求,都可以在手机被满足。
比如打游戏击败对手获得的成就感,比如网上聊天获得的归属感,比如看电视的时候获得的自主感和满足感。
如果孩子沉迷在手机里就说明他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缺失和挫折。
家长更应该意识到孩子玩手机的原因是出现了哪种缺失。
与其纠结要不要给孩子玩手机,不如去寻找能给孩子带来真实成就感、归属感和自主感的更有意义的活动。
纠正一个行为最好的方式,是用一个可被接受的行为取代原有的坏行为。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能影响孩子的,从来是父母的处理态度,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手机,那么以下几点不妨试试。
其实不止玩,大千世界里的五彩缤纷远比网络上的五花八门要精彩。
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历史人文,探索现实世界远比钻研网上的虚拟快感更容易让人获得归属和满足感。
一次乒乓球比赛,一次旅行、一场有趣的座谈会,这些都会让孩子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当孩子见识了日月山川,才不会沉迷于小小的屏幕之间。
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对禁止的东西好奇,越是被限制,孩子反而越好奇。
所以,如果你给孩子玩手机的自由,并让他自己合理制定玩手机的时间和处罚制度,这不妨为一种更明智的做法。
如果不想让孩子玩手机,那么最好是家长自己少玩手机。
当孩子反问一句,“凭什么我不能玩,你就能玩”的时候,只会让家长失语。
所以,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多陪陪孩子,有时间带着孩子看书、聊天、旅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