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的抑郁与孤独
更新于 2015-01-19 | 浏览次数 0
在我们的文化中,网络的应用已经无所不在。网络的影响力之大,以至于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建议对“网络使用综合征(Internet Use Disorder)”这一病症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这一新的疾病名称将出现在即将推出的诊断手册上,即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
这一疾病主要指的是网络游戏。然而,在诊断标准中,“剥夺网络后出现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mptom)”这一条也包括其中,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
网络引发的心理健康病症不仅包括成瘾,另一项为抑郁。
《科学美国人》(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大量网页之间来回穿梭痴迷于即时交流的网民,最有可能陷入抑郁情绪:
“点对点(peer-to-peer)文档共享,大量的邮件信息和网络聊天,以及在大量网站和其他网络资源之间快速切换的倾向,这些都是预测抑郁症状出现的重要标准。”在网站间快速转换,这或许反映出对象的快感缺乏(anhedonia,情绪体验能力的弱化),因为他们极力寻求情绪刺激。同样,过度的信邮和聊天或许意味着面对面人际关系的缺乏,因为人们想要努力维持与遥远的朋友或网络新结识的网友的联系。
于通常的情感,情绪的深度是被视为至为重要的。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就此而言,我们对某单一话题,或是人物投注的注意力就越来越少。
另一现象是孤独。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独自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或许,我们身边有其他家人陪伴,但只要电脑开着,我们一般很少会去与他们交流。
甚至我们在网上与朋友聊天时,比如说博客,一种怪异的孤独感也会萌生于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正如杂志《哈帝》(hearty magazine)中一个有趣的观点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人随大流,不能独立思考,就其自身本质,乃是与孤独紧密不分的一种精神失常模式。”这一心理动力给“人群中的孤独”这句话以一全新的意义。
现代人是孤僻的,胆怯的,隔离的以及通常都是心神分散的,这可不是未来我们想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