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逃开自己心中的"未完成事件"
更新于 2020-06-18 | 浏览次数 0
我们的生命中,都有未能完成、未被满足的,遗憾、不能释怀的事。我们总以为时间能替我们解决,过一阵子就会好了,一切都会过去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心理学告诉我们: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用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去逃避面对那些心中的遗憾,但结果却会被“未完成事件”完全控制。事实上,没有人可以真正逃开自己心中的“未完成事件”。只有鼓起勇气去重新经历自己生命里的每一个“未完成事件”,看看那些存在过的事实,才能在生命里开始拥有智慧。
我们活着,就会想方设法远离痛苦,获得欢乐。这是人类的本性。同时,西方完形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将事情做完,让需求得到完全满足的倾向。我们有着有许许多多身体的,心灵的需求,它们都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并且排队等待我们去完全满足。一旦满足了最迫切的需求,就会生出下一个需求。例如,人类和其他所有的动物一样,首先都有对生存的需求。饥饿时我们就会找寻食物,吃饱以后,睡觉或交友等第二需求,便会接着浮现。又例如,你计划要去看电影,此时突然有人通知你,你母亲生病住院了。于是去看电影的计划立刻退为其次,而到医院去看母亲便成为最迫切的需求。
满足了最迫切的需求之后,接着转向下一个需求,这一机制不断地发生在我们身体的、心灵的所有领域。每满足了一个需求,已满足的需求就会后退,让出一条路给下一个需求——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我们都知道,理想的情况并不多。
大多数情况下,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于是它们就会卡在那里,无法后退。无法满足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它只是压抑进了心灵的深处,一直牵引着我们心灵的注意,不停的制造事件,让我们“看见”。例如,早上你想为前一天的吵架向你的先生或妻子道歉,但由于种种原因,什么都没说。之后,你在公司里与他人说话时,也会心神恍惚。因为你的心里还一直想着、惦记着这些要说而没说的话,你仍将注意力集中于过去尚未解决的问题上。
完形理论将这些未解决的问题、未满足的需求,称之为“未完成事件”。人们会自然地追求让需求得到完全满足,当它在当时的情景中无法满足时,人们继续会将它带到日后的生活中。于是,麻烦就来了。由于我们不断的将需求延后,或者选择忽视,它就成了我们内心的空洞,被我们不断的“投射”到后续的生活中,结果导致更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忽略、逃避最初的“未完成事件”,只是完成它所投射出的事件,是不会让我们真正满足的——因为最底层的根本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于是,一再地努力尝试完成“未完成事件”,成了我们潜意识惯用的行为模式。
“未完成事件”的需求,是生命里的支配性力量。它霸道地要在其他事情前被完成,即使我们长大成人,我们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再做出同样的努力。然而,我们以前就未能完成的,时过境迁,会变得愈来愈不可能完成。 这真是一个让人痛苦的恶性循环:执著于“未完成事件”的人,即使后来环境已经很不同了,仍然会停留在他童年时期的需求里。
只有我们回到当时需求被卡住的事件中去,直面这个事件,看见问题的关键所在,用当下的力量完成和穿越和疗愈,才能彻底的从这个缺失中走出来,让它不再成为心里的空洞,让它得到圆满。唯有如此,“未完成事件”才会从被遗忘的深渊中浮现出来,使那个需求真正得到满足。
心理学调查发现:相比较那些已经完成的事件,人类更倾向于记得“未完成事件”。并且人类还有一个自然的倾向:重新拾起并且完成“未完成事件”。有时,人们会自作聪明地让“时间”或者别的什么代替解决“未完成事件”,他们会经常无意识地甩锅给“别人”。
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认为,自己过得不好,根源在于自己的配偶。 他们会抱怨说,为了让配偶改变,自己做了种种努力,然后,就会向我讨教应该如何让配偶变好。实际上,这通常是他们希望自己内心的问题,最好由自己的配偶代替解决。
更为典型的例子是,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事件”投射在儿女身上。没能好好读书的父母,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女上一回大学;没能做某某职业的父母,会极力的让孩子去做这个职业;没能完成某件事件的父母,会让孩子去将这件事做到最好……这样将自己的未完成事件投射到他人身上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河南领先亲子专家温馨提醒:对“未完成事件”的刻意回避与否认,只让我们既无法回到过去,也不能好好面对现在,这造成了人生的种种痛苦。如果你需要专业的亲子专家帮助,欢迎致电河南领先心理咨询。
由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整理,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