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身边随处都是言必称“躺平”。网络上,更是充斥着对“躺平”的论战。
在高欲望与高压力的双重胁迫下,当下社会充斥着无价值与无意义……
忙忙碌碌却获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让人逐渐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为什么要给明明毫无意义的存在找一些亢奋?为什么不去做一个平凡的有自己生活的普通人?
躺平躺平的定义: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与此相关的是躺平学,指的是放弃拼命工作攒钱焦虑伤身的生活,主动低欲望地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躺平学的兴起,源于贴吧“中国人口吧”里的一个贴子—《躺平即是正义》。书的作者两年内几乎很少工作,并且非常低欲望地生活着,努力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哲学思考。书中介绍躺平时,曾写到:“我可以像第欧根尼一样只睡在自己的木桶里晒太阳……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但其实,“躺平学”思想由来已久,源于2017年兴起的丧文化和佛系文化。躺平现象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比如,日本低欲望社会、美国提出的奶头乐现象、英国的尼特族等。躺平的一般表现:不焦虑、不担心、不奢望,没有太多的需求,对生活没有什么想法和目标;工作中,没有上进心、没有什么目标感、每天就是完成任务即可;不恋爱,或恋爱不结婚,或结婚不生子,不愿意承担养育和照料孩子的压力;在物质消费上也呈现低欲望的状态,赚钱赚得少,减少自己的消费。躺平的例子:职场白领逃离鸭梨山大的北上广,转身回到三四线的家乡,从此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高材毕业生没有选择光鲜高薪职业,而是选择了去当保姆、送快递等这样的工作;大龄男女青年不恋爱、不结婚,不买车、不买房,一个人挣钱一个人花。
习得性无助,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给狗做实验的时候发现的。实验中,塞利把狗关在笼子中,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被电击时,狗只能在笼子中,没有办法逃脱。刚开始点击时,狗会产生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等反应。等多次实验后,将笼门打开再施以电击时,狗并不会选择逃出笼子,而是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后面,塞利格曼以人为对象,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最后的实验结果证明,习得性无助现象在人的身上也会发生,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反复经历失败时,就会对这件事情产生习得性无助。从这种角度来看,躺平族正是由于年轻人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力,同时又没有办法解决的状态中,进而产生的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对于习得性无助状态的产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于事情的认知。同样面临失败和困境,看法不同,结果也会不一样。如果我们是因为长期失败受挫,而选择的的躺平,我们不妨去调整一下自己看待生活的看法。当我们看法不同了,状态也会不一样。
所谓“心理补偿”,是指人们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引起不安而失去心理平衡时,企图采取新的发展,借以减轻或抵消不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要求。很多躺平族来自于00后、90后这样的年轻人,而反对躺平现象的人更多是80后、70后、60后等,两个群体的生活环境是很不一样的。90后和00后是在一个物质丰富、生活相对富足的环境下长大的。从这个角度上,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而80后及更早出生的人,他们则出生在衣食不饱的艰苦环境下。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和幸福的同时,也衍生了很多其它的现象。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学习压力的增大、孩子娱乐时间的大大缩减。所以,对轻松无压、简单快乐生活的缺乏,便成为了很多90后、00后内心的心理写照。缺失的部分,我们总是会寻找补偿的。于是,大学时代便成为了第一个补偿的阶段。的确让自己过得很自在、随意。虽然好像没有做什么事情,但是莫名感觉到一种幸福,岁月静好的感觉。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大学生,以“躺平”的方式度过大学生活,当然也不否认,那些依旧奋斗的孩子也有很多。总之,大学成为了心理补偿的第一站。继大学之后,工作、甚至对待恋爱、婚姻,仍然会有这种补偿的痕迹,“何必让自己压力那么大呢,慢慢来~”。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曾经缺失的东西,再去寻求补偿时,可能会出现加倍补偿的情况。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呢?在此用“亡羊补牢”的例子来进行说明。羊圈最开始可能破了一个小洞,也就是缺了一个小口。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不去补它,它就会越来越大。等一段时间后再去补,那时的洞早已不是当初的小洞了。所以,童年缺失的快乐无忧,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补偿。于是,在这种心理补偿的心理机制下,躺平现象慢慢诞生。
"躺平乍一听很美好,但作为一个已婚已育的的85后职场妈妈,上有老、下有小、中有工作压力、房贷车贷,在种种压力下,实在不敢躺"。85后职场妈妈张女士(化名)说。
张女士告诉记者,为人父母、子女都希望父母有个幸福的晚年,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幸福的未来,为了这一切,我们不得不奋力向前跑。"说实话,作为一名职场妈妈,我认为躺平是不可能的,我见过的家长们也是,躺平想都不敢想!"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找工作,不去想明天。我可以做到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不下楼,偶尔下楼也是倒垃圾"。90后小刘说。"在躺平的那段日子里,整个社交圈子,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再习惯于发朋友圈、不去看社会新闻、不去刷各种社交媒体、找人聊天就是单纯的聊天,生活被简化成吃饭睡觉看片。"
"不过,这种生活没有持续太久,没钱了,我就去找工作了"。小刘说,通过这半年的躺平,我也开始意识到,躺平这件事,也是有门槛的——我忽略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也误判了现实。
"2015年时,我34岁,带着丈夫和4岁的女儿,离开北京回到老家广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从这几年经历了解到,我和丈夫都不是以挣钱为乐的人"。Metro在三联生活周刊写到,"如果要挣钱,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回去上班,拿工资。但是高收入的代价焦虑的心态,这是不愿意的。我们决定从此以后我行我素,尽量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像和做了一个交换游戏,我们变得贫穷了,却同时又是富裕的。"想要真正“躺平”,需要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人格打底子。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拥有正常的成人自恋。正常的成人自恋都有一个正常的自尊调节,能够在稳定客体关系和价值体系中获得本能需求的满足感。因此,能够真的“躺平”的,是那些真正能够退出追求社会系统中成功的快感,以自己内心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现状,实现对自我状态的接纳的人。面对铺天盖地对躺平的指责,真正敢“躺平”的人相对能够耐受得住,不会轻易被外界的评判所晃动;也能保持清醒,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正在做的是什么。而从另一角度看,“躺平”实质上是人们努力奋斗也达不到社会的高要求、高标准时,所产生的吐槽与无奈,是当代人的一种自嘲。如果说幽默是一种高级的防御机制,那么把幽默用在自己身上的自嘲,就更是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才能做到的了。所以,躺平并非你想躺,想躺就能躺。躺平的人,恰恰是那些拥有健康的人格的人。家表示,"从心理学角度看,躺平其实是自己放下焦虑、慌张、恐惧、挫败和无力感,不是放弃自我,更不是颓废,躺平更多的是换成自己的人生模式去看、去过自己的人生!
年轻人在需要躺平的时候可以躺平,在需要奋斗的时候则要奋斗。磨练自己在生活中可以自然切换这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这样才会让自己处于一种健康、适应的状态。"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