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领先心理咨询
预约电话: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英协路交叉口东南角盛润国际广场东座2002室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的位置: 首页 > 心理障碍 > 强迫 >
强迫

强迫症,一个可怕的死循环

更新于 2021-04-29   | 浏览次数 0

01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CD)是一种慢性、“致残”的心理障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入侵式的思维所困扰,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使患者感到不安、恐慌或担心,从而进行某种重复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其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在DSM-IV中,强迫观念的定义如下 ∶

①反复出现持久的思想、冲动、意象,在病程中的某些时间体验为闯入的和不适当的,并引起显著的焦虑或苦恼。

②思想、冲动、意象不只是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过度忧虑。

③病人企图不理会或抑压这些思想、冲动、意象,或以其他思想或行动来中和它们。  

④病人认识到这些思想、冲动、意象是自己的头脑的产物(不是象思维插人那样被外界强加的)。

 在DSM-IV中,强迫行为的定义如下 ∶

①病人感到作为对强迫观念的反应或按照必需严格遵守的规则而被迫做出的重复行为(例如,洗手、摆放物品、核对)或精神运作(例如,祈祷、计数、重复默读)。

②这些行为或精神运作的目的在于预防或减少苦恼或预防出现某种可怕的事件或情境。但是这些行为或精神运作与打算中和或预的事件或情境缺乏现实的联系或显然是过分了。

02

强迫症的大脑回路

脑科学专家们认为强迫症是参与重复执行学习的大脑额叶-额叶神经网络出现异常所导致的结果。

我们的大脑中其实有一套刺激“习惯学习”的奖励机制,近年来的研究也开始将强迫行为与过度的习惯学习联系起来。这些不正常的波动在人类脑磁图和脑电图中有所反馈。研究人员发现,这套奖励机制可以在大脑额叶部位引起高 β- 低 γ 频率范围的波动效应,这种效应被认为是一种源于大脑内侧眶额皮质(OFC)的动机价值信号,它被传递到大脑腹侧纹状体,将刺激-反应映射与随后的奖励机制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了“强迫”的循环。

03

强迫症的心理动力学解释

强迫症状群的核心理解:弱小的自我功能迫不得已通过强迫的症状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强迫症状的核心是由于个体的本能生活十分亢奋,同时个体自我功能的发展不足以均衡本我的的需要,由此而导致的一套妥协形成的机制。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功能发展较弱,本能部分与自我功能发展程度不成比例。比如,可能是个体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性需要或攻击性冲动的强烈压抑,借此通过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思维或行为的症状来缓解内心的冲突和焦虑。

强迫症状群的主要内心冲突:自主感与控制感之间的心理冲突。

从人格发展成熟度的角度来理解,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对于强迫症状的一个主要病理学假设,是认为表现出明显强迫症状群的个体,其主要症状跟早年,尤其是2、3岁左右,获得自身自主感和控制感的心理能力这一阶段的发展阻碍或受挫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强迫症状群都会明显具有控制、仪式化以及刻板的特点了。

强迫症状群的心理防御体系:理智化、仪式化与抵消。

强迫症状群往往是通过诸如像压抑(将内心的强烈愿望和冲突埋藏到内心深处),理智化(通过合理的理论、道理将行为和想法武装起来),情感隔离(否认、贬低情绪感受和表达),仪式化(比如祷告、拜拜、洗手、清洁、检查等行为),抵消(认为通过一些仪式行为可以将不好的可能性消除掉)以及原始全能感(认为可以通过仪式行为来掌控那些不好的事情)等一套防御机制群来缓解内心冲突焦虑的模式。


上一篇:改变从“爱自己”开始……   下一篇:强迫症和强迫行为是一回事吗?
分享到:
版权所有: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英协路交叉口东南角盛润国际广场东座2002室
电话: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网址:http://www.lxzx999.com/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847号

豫ICP备160182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