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市面上流行“感恩”?
更新于 2018-04-08 | 浏览次数 0
越强调什么,就表明越缺乏什么。
一个宣扬和流动“感恩”的时代,
意味着如今在我们的身边,
很少有真正的爱与关怀。
某新闻: 河南大学生孟瑞鹏勇救两名落水女童后不幸溺亡,两个孩子的母亲目睹这一切之后,反称孟瑞鹏是自己落水。
可是因为诬陷,孟瑞鹏父母伤上加伤,被救者也担负了巨大内疚,也许两家人从此只要提到对方的名字,都满是伤痛。
类似的新闻并非个例:被救者跑掉,不为救人者作证的新闻比比皆是,屡屡见诸报端。
为什么有些人如此害怕感恩?难道仅仅因为贫困吗?
为什么“感恩”二字,在很多人心里,并不意味着自然、美好的能量流动,而是充满了恐惧和沉重感?
“感恩”这个词在中国早已变了味道,“感恩”的本意是:承认爱,并将爱继续传递扩散。现在“感恩”这个词却常常和“沉重”“责任”“负担”联系在一起。
孔融(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后人却往往只记得他小时候让了一个梨子)说:
“父母于子女无恩。”父母出于自己的需要和渴望,想要生养一个孩子,为什么反而成了父母对孩子有恩?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像是一条河流,河流是永远向下流动的。
父母将爱的河流传递给孩子,孩子再将其传递给下一代,生命因此源源不息。河水永远不会逆流,这是最健康的家族。
而如果父母向下流动的不足够,但要求孩子反哺,则成了一个死循环。
孩子的能量,要投注回原生家庭,不能向下传递,不能专心去发展自己的生命,创建自己的新世界。
最要命的是:要求孩子感恩自己的父母,往往是没有爱的能力的父母。宣称最伟大的母亲,其实她的孩子,常常是在精神上的冷漠和暴力中长大。
把真正充沛的爱给予孩子的父母,不会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付出的、需要被感恩的。
他们反而会感恩孩子扩展了他们的生命,给他们带来各种神奇美妙的体验,经由孩子,父母享受到了爱的美妙滋味。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
感受到幸福快乐时,
会忍不住想要感恩他人或者大自然,
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和要求他如此。
爱不是付出,爱是彼此之间流动的滋养。
为什么越不会爱的父母,越希望孩子感恩?
因为他们没有爱的能力,所以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对自己的损耗;每一次付出,都期待着巨大的回报。
如果心中充满爱,我们为爱人熨烫衣服,为孩子准备早餐,看着家人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很快乐满足的事情。
父母生养了孩子,孩子就得为父母一辈子的不幸负责,“感恩”二字,多么可怕。如果孩子出生前有知,恐怕宁愿不生出来,也不愿意如此“感恩父母”吧。
“感恩=要负责任”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一旦被人给予比较大的帮助,立刻感受到难以承受之重。
无意识反应通常是逃避,逃避不了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这就是俗语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为什么会成仇呢?你给了我这么大的帮助,我得为此付多大责任来回报才行啊?!但我没有能力背负这么大责任,我会内疚。
而内疚是人们最不愿意承受的,为了防止内疚,只好攻击给予者,宣布他对我无恩,这样我就不用沉重、内疚了。
是“恩”还是“仇”,不在于给的多少,而在于给的心态。
我自愿选择给予,我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期待你给予回报,也不需要你感恩我。这样的给予,能量是轻松流动的,无论给多给少,都是爱。
不期待感恩的给予,经常也会收获对方爱的回应。被给予的人心中也种下爱的种子,也许等某一天,它会开花结果,将爱继续散播出去。
所以,爱不是用来回报的,是用来传递的。当我们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自然会对周围的一切感恩,感恩亲人朋友,甚至感恩整个宇宙。
真正的感恩,
是喜悦能量的传递,
不是彼此纠缠的牺牲。
读书,不是为自己的求知欲,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希望;
结婚,是父母要求的;
生孩子,是为婆家生;
…...
在这种纠缠的关系中,我们很习惯的要求别人,为我的人生负责。
比如,有的父母会一边帮孩子整理房间,一边抱怨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不懂得为父母分担。替孩子整理房间,是父母自己的选择,孩子并没有强迫父母这么做。
而没有独立人格的父母,却要求孩子为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负责,孩子怎么可能由心生出对父母的感恩?
这样为孩子付出,孩子内心生出的,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恐惧和厌恶。等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不愿意常回家看看,因为彼此纠缠共生的家族,实在太沉重了。
如果想要创造出爱的流动,
我们得收回无意识的纠缠,
收回要别人为自己情绪负责的婴儿心态,
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
这样,爱的感恩就会自然流经。
成年人选择做一件事情,仅仅是因为自己乐意,不图感恩回报;或者做之前把交换的价码说清楚,让对方有权力平等地做选择。
这都是成年人的自我负责精神。
祝福大家,今生,为自己负责,活出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