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与管理好对父母的反向认同
更新于 2014-11-21 | 浏览次数 0
在家庭中我们无可避免地与父母认同,无论好性格还是不好的性格,首先,我们都需要需要你学习尝试着接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当这种对妈妈认同的恐惧感受出现时,不要一味地放大这种感受,而是要学会与这种感受共处……
我还记得以前认识的一个很优秀的女性,什么都好,就是谈恋爱老是不成功。原因说出来让我们这班好友有点啼笑皆非:她要求不高,只要不是秃头的男人就行――结果是,她谈过和爱上的、最终又不了了之的三个男友,无一不是秃顶男人。
好笑吗?一点也不!当我们刚开始学自行车时,心里想着:不要撞到前面那棵树上……不要……“,结果,准准的,不偏不倚的直冲着那棵数撞将上去。
其实,这就是一种反向认同的结果。这种反向认同,通过自我暗示:不要……不要……但是,在潜意识中记得的是:要……要……,最终,认同或同化得以形成。
人们对痛苦和恐惧的回避就是这样:不要……不要……,结果,痛苦和恐惧总是牢牢地跟定你。
害怕变成妈妈那样的人的女孩,其实,是投射了一个——不能接受的自己:焦虑,挑剔、依赖——然后害怕拒绝这个自己。害怕和拒绝其实就是一种反向的认同——不喜欢妈妈这样的性格但是却被同化,并使得这样的性格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你正走在路上,前面有一只狗出现了,它也看见了你,冲你汪汪叫了几声。你有些担心,于是捡起一根棍子,准备自卫。狗见你举起一根棍子,以为你要打它,它叫得更凶了,并做出一副要扑过来咬你的驾驶。于是,你把棍子打过去,狗扑过来,一场人狗大战上演了——你的担心果然变成了现实。
这里面就是一个反向认同的原理:狗见到人,是因为害怕和自卫才叫的,狗将恐惧传递出去。但是如果人不怕狗的这种恐惧,即不认同这种恐惧,就大摇大摆走过去了,这是不认同,不理睬。但是假如人也害怕狗,尤其是当狗汪汪叫的时候,狗的恐惧就被人完全接收到,或者说人内心的恐惧完全被狗所唤起,这时候人如果掉头就逃跑了,这是对恐惧的直接认同;但是假如人明明害怕,却装出一副不害怕而且还拿着“武器”的强悍样子,这就是反向认同,即对恐惧的反向表达——我害怕,这样,就和狗一样了,两个都恐惧,都防卫,结果当然是战争了。
玩笑点说,凡是叫得凶的狗,往往都是那些本性非常脆弱的或有创伤的狗,比如经常被同伴欺负或被主人打骂。这样的狗看起来凶,其实,只是吓唬人的而已。假如,你不认同它的恐惧,不理睬它,就从它面前坦然走过,可能啥事也没有。你认同了它,认同了它的恐惧(其实也是唤醒了人自己内心的过度恐惧,例如小时候被狗咬过),那当然你也会恐惧。罪不在狗,而是在于你自己内心没有处理好的恐惧。其实对那个与妈妈过度认同的女孩也是同理。
反向认同常常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发生在伴侣的选择上。例如,一个男孩子挑选女友时,他会想:嗯,我不喜欢妈妈的强势,所以,我要找一个小鸟依人的妻子!其实,这就是对母亲的反向认同,最后他可能真的找到一个特别温柔听话的妻子,但是他本人却极有可能成为母亲那样具有控制欲的丈夫——这就是对母亲的认同;
再例如,一个女孩子找丈夫,她会想:对,我非常不能接受我父亲那样懦弱和唯唯诺诺的男人,我要找一个很Man的丈夫,这其实也是一个女孩对父亲的反向认同,当她找到这样的丈夫后,很有可能她自己会越来越变得缺乏主见,最终变得和父亲一样懦弱和唯唯诺诺——这是对父亲的认同。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家庭中出生,在家庭中长大,与父母的认同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好性格还是不好的性格,这一点首先需要你学习尝试着接受。其次,对妈妈的态度可以采取不迎不拒,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态度。当这种对妈妈认同的恐惧感受出现时,不要一味地放大这种感受,而是要学会与这种感受共处,尝试与自己内心的这只“恐惧的大狗”做朋友,多和自己的内心沟通和对话。最重要的是,对母亲的反向认同需要你的有力觉察和管理,如果成为了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障碍,就需要用专业的方法去处理一下了。
心理学观点:
人格面具理论认为,反向认同不是好事。反向认同意味着面具的分裂和压抑。当事人有一个客体面具,因为不认同,所以没有转换成主体面具,一直搁置不用,但它没有因此而消失。同时,他发展出一个与之相反的面具,作为主体面具来使用,用起来得心应手。这两个面具互相对立,互相对抗,一个表现在外,一个处于压抑状态。